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

世界首基特重冰区门型塔 应用于特高压交流工程

发布时间:2024-06-05 08:29:54 来源: 编辑: 浏览:
记者5月31日获悉,“川渝特高压交流特重冰区铁塔设计及真型塔试验研究”项目近日顺利通过验收,世界上首基60毫米特重冰区门型塔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得到应用。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面临高海拔、重覆冰、高地震烈度三重挑战。工程在二郎山段途经60毫米重冰区,覆冰厚度为特高压交流工程之最,传统塔型难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项目攻关任务。项目负责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子富介绍说,重冰区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铁塔多采用酒杯型。由于川渝工程特重冰区覆冰厚度高达60毫米,线路荷载很大,若仍采用酒杯型铁塔,即使是最大的双组合角钢也不能满足下曲臂的承载力要求,需采用四组合角钢或钢管构件。这将导致曲臂受力及构造变得极其复杂。

科研团队经过深入研究,首次提出适用于1000kV特高压工程特重冰区的高低双柱式门型塔。张子富说,与其他塔型相比,门型塔受力清晰、构造简单,横向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施工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经济性好,可节约钢材10%―12%,本体投资节省6%―10%。

为检验门型塔的设计合理性和安全性,霸州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开展了真型试验。试验塔全高77米,塔重470.2吨,顺利通过6个试验工况,达到设计预期。真型试验的完成,充分验证了塔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保障了该塔型在工程中安全稳定运行。

此次特高压交流门型塔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陡峭山区特重冰区特高压线路建设难的问题,发明的高低双柱式输电结构设计方法更是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我国重覆冰地区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记者5月31日获悉,“川渝特高压交流特重冰区铁塔设计及真型塔试验研究”项目近日顺利通过验收,世界上首基60毫米特重冰区门型塔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得到应用。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是世界上最高海拔[详细]

2024-06-05

针对中欧电动汽车领域经贸摩擦,中国商务部官员近期密集发声,释放三重信号。 信号一:搞保护主义,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调研奇瑞埃布罗合资工厂时称,中欧之间[详细]

2024-06-05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报告说,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可以使能源更便宜,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生活成本压力。 这份题为《可负担且公平的清洁能源转型战略》的报告指出,在许多情况下,清洁能源技术在其使用周期内[详细]

2024-06-05

入围2024年全球能源奖的15位科学家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白俄罗斯、中国、中国香港、日本、塞浦路斯共和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瑞士、英国和美国。 “入围者来自五湖四海,范围之广凸显了[详细]

2024-06-05

6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推动自治区新能源健康发展和高效利用,加快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会同国网宁夏电力公[详细]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