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商务部:出口多意味着“产能过剩”的论调完全站不住脚

发布时间:2024-05-21 08:39:5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针对近段时间美西方国家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丁维顺在新华社20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出口多意味着“产能过剩”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把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多等同于“产能过剩”,既有悖常理和常识,也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

  丁维顺从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从国际贸易往来看,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各国基于要素禀赋、技术积累、发展路径等形成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互通有无,从而有效提升全球经济效率和福祉。从市场经济原理看,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供需问题要从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国。当今世界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产和消费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供需匹配和调节。

  丁维顺列举了一组数据: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向世界大量出口一些产品,美国生产的芯片约80%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分别有近80%、约50%用于出口,波音、空客生产的大量客机也是用于出口。就中国而言,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仅约12.7%。

  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全球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持续扩大,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先进产能非但不会过剩,反而是相对不足的。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3年的3倍多;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货量的4倍多,均远超目前全球供给能力。

  “有关国家和地区不能一边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一边挥舞保护主义的大棒。”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此前就这一问题回应称,这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和双重标准,是一种“双标主义”,既会阻滞全球绿色转型,动摇气候变化合作的信心,也会挫伤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决心。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针对近段时间美西方国家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丁维顺在新华社20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出口多意味着“产能过剩”的观[详细]

2024-05-21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赴欧洲开展国事访问期间,新质生产力多次被提及。当前中国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社会也期待与中国合作,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   发展新质生产力,[详细]

2024-05-21

  近期,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发布印度外贸相关数据显示,2023财年至2024财年(2023年4月份至2024年3月份),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据印度相关媒体报道,2023财年至2024财年[详细]

2024-05-21

  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辆)是“广东造”,全国30%以上的无人机企业聚集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全国每6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制造业当家的广东,在去年全省[详细]

2024-05-21

  5月2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介绍,宁夏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近几年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提升较快。2023年GDP增[详细]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