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

商务部:“产能过剩论” 完全站不住脚

发布时间:2024-05-18 08:46:02 来源: 编辑: 浏览:
商务部今天(16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近一段时期,一些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称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冲击国际市场。当被问道如何看待所谓的“产能过剩”,商务部新闻人表示,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毫无道理、完全站不住脚。对产能问题要尊重规律和事实,客观、全面、长远地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从市场经济原理看。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供需问题要从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国。当今世界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产和消费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供需匹配和调节。不能因为一国的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贴上“过剩”标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从国际贸易实践看。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各国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全球经济效率和福祉。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向世界出口大量商品。美国所生产的芯片约80%都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分别有约80%、50%出口,波音、空客生产的客机也是大量出口;而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仅120万辆、占产量的12.7%。难道美欧日的出口就是合理的,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出口就是过剩的吗?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扩大。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远超目前全球供给能力。同时,新能源领域技术产品更新迭代加快,还将不断创造新需求。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总的来看,全球新能源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快速成长的阶段,相关产能非但没有过剩,反而是相对不足的。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今天(16日)从国家管网集团了解到,我国首座盐穴储气库――金坛储气库日供气能力达27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年工作气量达10.54亿立方米,突破10亿立方米大关。 作为长三角地区天然气管网的重要配套设施,[详细]

2024-05-18

商务部今天(16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近一段时期,一些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称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冲击国际市场。当被问道如何看待所谓的“产能过剩”,商务部新闻人表示,所谓“产能过剩论[详细]

2024-05-18

5月11日,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在浙江德清召开,宁德核电以131.03亿元品牌价值、860分品牌强度首次荣登“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能源化工组),并入选“2024我喜欢的中国品牌”名单。[详细]

2024-05-18

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实现7478项标准共享。这是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6日联合举办的京津冀市场监管区域协作会议上公布的最新数据,充分体现了[详细]

2024-05-18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15日发布消息,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为113.21,同比上涨5.04点,CEPI处于较景气区间。 具体来看,2024年中国第一季度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305万千瓦[详细]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