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身体剧场成立15周年演出“数位系列”将登台国家大剧
- 中国网北京11月20日讯 (记者 秦金月)记者从国家大剧院获悉,11月24至26日,陶身体剧场成立15周年演出“数位系列”
- 用戏剧艺术焕新老城 赖声川打造江西会昌戏剧小镇
- 中国网北京11月18日讯(记者 秦金月)2024年1月5日,位于江西赣南地区的会昌戏剧小镇将正式启幕。江西会昌,是著名
文化
6月8日,我们将迎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这个日子的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将在辽宁沈阳举行主场城市活动。这是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展以来,首次在东北地区举办。东北地区的文化遗产有怎样的特点
2024-06-07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文旅部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6日发布关于公布第一至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结果的通知。通知称,为加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管理,确保古籍实体安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对第一至五批共18
2024-06-07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题:德国汉学家细数中国“笑”之百态作者 高楚颐中国历史上,谁第一次在文献中记载“笑”?古汉语中记录的“笑”现象,究竟有什么“笑头”?“笑”的词汇经历了哪些演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如何塑造“笑”的
2024-06-07
新华社昆明6月5日电(记者许万虎、严勇)多年以来,中国西南山地及大陆东南亚地区冶金术起源问题是该区域的学术热点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对云南吉岔遗址的研究发现,冶金术可能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200年间经青藏高原东麓山
2024-06-07
6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中国人极其智慧地把节气和生存、生活联系在一起,以节气把握时间规律、指导农耕生产。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
2024-06-07
中新社北京6月5日电 题:何以华夏,用物证读懂中华民族——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作者 徐皇冠 文龙杰物的制造、流通、消费、意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说过,地下实物史料是“修国
2024-06-07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上官云) 北京中轴线北延的燕山脚下,一组气势恢宏、造型古朴的建筑群依山而建,这里就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日前,中国国家版本馆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公藏单位和民
2024-06-07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上官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早前“多家出版社抵制618图书大促”还没吵出个结果,最近“磨铁已全面停止对京东发货”又登上了热搜。这个热搜的起因是,出版人沈浩波在朋友圈发布长文,“在磨铁已经全
2024-06-07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官方微信平台6月4日发布通告,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布达拉宫景区将对国内外游客实行门票半价优惠。优惠时间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游客通过
2024-06-06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消费结合中寻找灵感,中式菜品满足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餐饮市场青睐特色美食(消费视窗·聚焦“新国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餐饮收入17360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国潮”餐饮消费热
2024-06-06
原标题:江苏兴化:唱响文旅四季歌近日,文旅部发布2023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名单,“唱响花海四季歌——兴化赏花游打开乡村文旅发展流量密码宣传推广案例”获评优秀案例。今年千垛菜花旅游季期间,兴化市千垛
2024-06-06
相关装饰品开始热销,“龙舟经济”受到关注,粽子的“礼品属性”大大降低端午节消费:国风、仪式感,花样多阅读提示今年端午节,香包、手绳、艾草装饰品相当走俏,与龙舟相关的商品颇受欢迎,粽子的“礼品属性”也大大降低,开始回归
2024-06-05
热点关注
专题聚焦
头条阅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