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整治伪科普视频 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发布时间:2023-03-30 17:55:47 来源: 编辑: 浏览:

  【科技观察家】

  ◎周倩莹

  “苦瓜加一物,疾病都让路”“教您一招当天见效”……新媒体平台上,一些看似知识满满、实则充斥着谣言和暗示的健康类“科普”短视频甚嚣尘上。穿着白大褂的所谓“专家”、须发皆白的“中医世家”卖力讲述疾病危害,甚至假借公众人物的视频画面,配上假声道,听上去有理有据,实际上就是要把观众“忽悠瘸了”,推销他们的“产品”。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而算法和推送,又使人们的信息获取往往难以突破“茧房”。打着健康幌子的伪科普视频传播,不仅威胁着受众的健康安全,更损伤着科学界的公信力,亟须多措并举,正本清源。

  3月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拳整治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恶意炒作等突出问题,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等深层次问题。伪科普的本质就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虚假信息,但这层“外衣”因更具迷惑性,增加了辨识和打击的难度。因此,“清朗”行动的扎实落地,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雷霆出击,更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大对伪科普账号和短视频的清理、监管和惩治力度,对发布视频的医学专家身份进行识别和认证,及时建立和更新科普黑名单、白名单制度,共同铲除伪科学的土壤,让伪科普视频无法立足。同时,要引导推出更多的优质科普视频,让更多专业人士成为科普“主力军”,做好对“新事物”“新概念”的解读,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兴办科普事业,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短视频。

  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普及基本知识,提升公众鉴别能力,让“一眼假”的劣质内容丧失市场。这些基本信息素养包括:第一,对于夸大其词的视频标题和引导词应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要误入标题党的陷阱;第二,注意科普视频的来源是否为权威媒体或账号,具有官方和平台认证的身份更可信;第三,通过视频声画分离的特质做出判断,识破移花接木的剪辑障眼法。特别是针对中老年人容易被伪科普侵害的现状,要强化干预举措。中老年人对医疗、养生类科普的需求大,但他们对网络言论往往不分真假,全盘照收。社会、家庭、年轻人要更加关心中老年群体,提高中老年人对于假信息的警惕意识,相关部门和平台要为“银发族”提供高质量的健康科普食粮。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科学监管。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围堵虚假信息的网正越织越密。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科技日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6日上午,江苏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取缔“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的公告。经查明,“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详细]

2024-01-19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详细]

2024-01-19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四川省宜宾市市民称,叙州区柏溪街道一道文化墙主题浮雕以白色字体搭配黑色祥云等图案,整个风格“像灵堂”,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处理。叙州区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因“审美不一[详细]

2024-01-19

  “这样的宝藏博主,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近日,一条华丽大气的“龙年战袍”马面裙视频让更多人认识了年轻的汉服设计师刘雯悦。作为一位00后女孩,她对汉服有着“年轻”的理解,乐于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详细]

2024-01-19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邵萌)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据媒体报道,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了优化整改。  尽管[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