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央行预告将借入国债 货币政策新工具步入实操

发布时间:2024-07-03 08:39:13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国人民银行7月1日发布的一则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再度释放出债券市场应理性“降温”的强信号,亦被市场视作央行买卖国债的“前奏”。

  央行公告显示,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央行入市借券,在不影响市场资金面的情况下影响国债市场供需,并向市场传递政策意图,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国债尤其是长债的利率持续走低,走势偏离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央行为避免市场非理性定价,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债券市场稳定,有利于防范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并产生负面外溢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央行密切关注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的情况,已经多次提示债券市场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出现“资产荒”,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信贷难以有效投放。同时,信用风险有所上升,资产质量下降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国债因其较强的安全性,成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都可能面临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董希淼表示,2024年以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一些机构还预期央行可能会通过购债行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与通胀回升,计划大手笔买入长期国债待涨而沽。

  但区别于市场此前判断的央行会先启动“买”国债的操作,当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本次“借入”国债意味着央行可能会先进行“卖”的操作。“此前央行多次提及长端收益率点位过低,以及机构持仓集中风险,但当前央行所持仓国债剩余期限多在3年及以下,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或为现券卖出做铺垫。”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飞虹越伶仃,融通大湾区。经过7年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下午3时正式通车,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由此大幅缩短,从以前的大约2小时缩短至目前的30分钟。深中通道刷新了多[详细]

2024-07-03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800亿件,比2023年提前59天。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市场继续快速发展,月均业务量超130亿件。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在电商平台年中大[详细]

2024-07-03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7月1日,为期62天的2024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6亿人次,日均发送1387万人次。  国铁集团运[详细]

2024-07-03

  “港车北上”政策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今已满一年。这一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入广东省,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发[详细]

2024-07-03

  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5月当月进出口3.71万亿元,增速比4月提高0.6个百分点至8.6%。从一季度出口的起伏波动到四五月份以来的逐月向好,我国外贸[详细]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