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 流动中国彰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4-07-03 08:39:1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核心阅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88亿人次,同比增长30.7%,流动中国彰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过去一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出哪些特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交通运输持续稳定恢复,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一幅流动中国的美好画卷正加速铺展。

  交通主骨架加快挺起

  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

  去年以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交通运输在由大到强、从有向好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大国发展主骨架加快挺起。

  铁路四通八达。截至去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5万公里。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1公里/万平方公里。

  公路越织越密。截至去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3.6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2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6.6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0.8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8万公里。

  水运更趋发达。看内河航道,截至去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2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4公里。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52.9%。看港口码头,截至去年末,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超过2.2万个,比上年末增加700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878个,比上年末增加127个。

  航空覆盖更广。截至去年末,颁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59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区)达到255个,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102个。

  乡村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连续7年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规模,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达18.8万公里,截至去年末,我国农村公路里程459.86万公里,全国建制村实现全部通邮,有力支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6轴7廊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

  成为运输最繁忙国家之一

  平均每天运输1.5亿吨货物

  交通物流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其繁忙水平直接反映我国经济的活跃程度。去年以来,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安全生产总体稳定,中国已成为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47.47亿吨,比上年增长8.1%,完成货物周转量240646亿吨公里、增长6.3%。全年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88亿人次,增长30.7%,“大动脉”和“微循环”更加澎湃。

  以时间为维度,以一天为刻度,可以丈量今日中国之繁忙——

  看人员流动,出行更高效。平均每天有超过1.6亿人次跨区域人员出行,其中有1000万人次乘坐火车出行、1.5亿人次通过公路出行、70万人次乘坐船舶出行、170万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城市内平均每天近2.8亿人次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出行。

  看货物运输,运转更有序。平均每天运输1.5亿吨货物,其中火车运输约1400万吨、汽车运输1.1亿吨、船舶运输2500万吨、飞机运输2万吨。每天收寄快递与包裹4.5亿件左右,其中快递3.6亿件。

  去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际运输明显恢复成为显著特点。

  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民航国际航线客运量比上年增长1461.7%。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比上年分别增长6%、18%。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分别增长9.5%、5%。完成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30.7亿件,比上年增长52%。

  “不断健全的城乡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网络,更加开放共享、覆盖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助力交通物流呈现持续恢复发展态势,成为服务经济循环畅通的有力支撑。”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健说。

  交通投资持续高位运行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创历史新高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加力。

  去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3.9万亿元,平均每天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07亿元,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全年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28240亿元,比上年下降1%;完成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助力交通干线网、快速网、基础网越织越密,让人民群众从‘走得了’阔步迈向‘走得好’。”周健表示。

  智慧绿色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截至去年末,全国已建成18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7座,已建和在建数量均位居世界首位。铁路电力机车占比达65.3%、提高0.9个百分点,新能源车辆占公共汽电车的比重达77.7%、提高6个百分点。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扎实成效。2023年,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43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8.8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418座。全国832个脱贫县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7183亿元。

  交通重大工程具有单体投资多、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常泰长江大桥正式合龙,平陆运河土石方已开挖过半……今年以来,各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已形成“在建一批、新开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交通投资对经济回升向好的“稳定器”作用持续发挥。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快在建项目实施,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工作,加快培育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飞虹越伶仃,融通大湾区。经过7年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下午3时正式通车,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由此大幅缩短,从以前的大约2小时缩短至目前的30分钟。深中通道刷新了多[详细]

2024-07-03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800亿件,比2023年提前59天。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市场继续快速发展,月均业务量超130亿件。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在电商平台年中大[详细]

2024-07-03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7月1日,为期62天的2024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6亿人次,日均发送1387万人次。  国铁集团运[详细]

2024-07-03

  “港车北上”政策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今已满一年。这一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入广东省,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发[详细]

2024-07-03

  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5月当月进出口3.71万亿元,增速比4月提高0.6个百分点至8.6%。从一季度出口的起伏波动到四五月份以来的逐月向好,我国外贸[详细]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