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一季度我国外债结构继续保持稳定

发布时间:2024-06-30 08:40:32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6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2024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126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1021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14105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3%。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4277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1171亿美元,占5%;银行外债余额为10919亿美元,占43%;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8759亿美元,占35%。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3932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3716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5035亿美元,占20%;债务证券余额为7927亿美元,占31%;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479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2817亿美元,占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1219亿美元,占5%。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12063亿美元,占48%;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13063亿美元,占52%。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3%,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外汇局提出,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较2023年四季度末回升,结构继续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126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长651亿美元,增幅2.7%。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8%,较2023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末持平。

  “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外债规模稳中有升。受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渐近终点、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连续两个季度回升。其中,2024年一季度,银行外债余额增长826亿美元,对外债余额增长贡献率为127%。”王春英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从外部环境看,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降温,加拿大、欧央行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开启降息周期。从国内来看,随着宏观政策加快落地显效,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增强,外债规模稳定的基础将更加牢固。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维持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稳定”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6月27日,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A+”评级[详细]

2024-06-30

  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有[详细]

2024-06-30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范围内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为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国际投资环境在2024年仍将充满挑战,受增长前景乏力、贸易和地缘紧张[详细]

2024-06-30

  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切实发力,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制,形成[详细]

2024-06-30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日前闭幕。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聚焦探索世界经济的未来增长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世界经济当前困境的积极回应。   时隔5年,夏季达沃斯论[详细]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