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2024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126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1021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14105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3%。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4277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1171亿美元,占5%;银行外债余额为10919亿美元,占43%;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8759亿美元,占35%。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3932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3716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5035亿美元,占20%;债务证券余额为7927亿美元,占31%;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479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2817亿美元,占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1219亿美元,占5%。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12063亿美元,占48%;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13063亿美元,占52%。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3%,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外汇局提出,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较2023年四季度末回升,结构继续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126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长651亿美元,增幅2.7%。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8%,较2023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末持平。
“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外债规模稳中有升。受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渐近终点、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连续两个季度回升。其中,2024年一季度,银行外债余额增长826亿美元,对外债余额增长贡献率为127%。”王春英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从外部环境看,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降温,加拿大、欧央行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开启降息周期。从国内来看,随着宏观政策加快落地显效,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增强,外债规模稳定的基础将更加牢固。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6-30
2024-06-30
2024-06-30
2024-06-30
2024-06-30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