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厚植创新人才成长沃土

发布时间:2024-06-30 08:40:53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重要着力点在教育。当前,如何持续提升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厚植创新人才成长沃土,值得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创新人才培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依据《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拥有全球规模巨大的理工科毕业生,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的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长到2022年的1169人次。不过,我国也面临着原始创新人才稀缺和基础研究滞后的问题,数字化人才依然短缺。

  培育创新人才,应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创建稳定而富有吸引力的创新人才服务环境。优化人才引进和支持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技人才学习、交流和合作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科技展示、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持续供给,丰富科研人员精神世界,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界交流,催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培养创新人才,要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化,努力提升全体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坚持走标准化促进均衡化的道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改造升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精准化、社群化推送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以及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基本权益。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完善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

  发展创新人才,更应提升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能力。推进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在相关领域应用,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建设海量的文化资源数据库,繁荣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打造在线教育资源,让偏远地区青少年接触到高质量课程,通过STEM在线教学课程增强人们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建设虚拟展馆、未来博物馆、未来景区等新业态,促进文化产品迭代升级,提供沉浸式体验,催生服务“数字社会”的科技人才。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维持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稳定”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6月27日,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A+”评级[详细]

2024-06-30

  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有[详细]

2024-06-30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范围内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为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国际投资环境在2024年仍将充满挑战,受增长前景乏力、贸易和地缘紧张[详细]

2024-06-30

  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切实发力,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制,形成[详细]

2024-06-30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日前闭幕。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聚焦探索世界经济的未来增长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世界经济当前困境的积极回应。   时隔5年,夏季达沃斯论[详细]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