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路边发现罂粟及时报警 青海西宁两学生获表彰

发布时间:2024-06-26 09:35:47 来源: 编辑: 浏览:

  中新网西宁6月24日电 (祁绣娟)24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中心学校两名学生收获了由西宁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禁毒宣传小卫士”奖状。

  图为西宁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为两名学生颁发“禁毒宣传小卫士”奖状。祁绣娟 摄

  6月14日,小明(化名)与小平(化名)放学后注意到路边几株形态特殊的植物。凭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俩人意识到该植物与罂粟极为相似。为进一步得以确认,小明与小平铲下样品株后,上交至湟源县公安局巴燕中心派出所。

  经民警仔细确认,证实该植物为正处于生长期的毒品原植物罂粟。随后,民警和小明小平迅速赶往现场,将余下的10余株毒株一一铲除。

  “之后,我们立即对周边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巡查工作,未在辖区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现象。此外,为激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禁毒行动,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对上述两名学生主动发现罂粟及时报警的行为进行表彰。”巴燕中心派出所民警余国伟表示,17日下午,派出所前往学校为小明和小平颁发了“禁毒少年”荣誉证书,并送上了小礼品。

  “当时从它(罂粟)身边走过时,一眼就注意到该植物的颜色比普通的花更红一些。”小明和小平回忆说,因为此前在上禁毒课时,警察叔叔给我们看过照片和视频,我们觉得很相似,就铲下样品交到了派出所。

  余国伟表示,平日里,派出所民警注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借助讲座等宣传活动,现场通过案例、图片展示等提高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参与到禁毒中来。

  近年来,西宁市禁毒委员会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持续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毒品预防针对性宣传和面向全民的普及性宣传,并融合具有本地民俗特点的“非遗”文化,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禁毒宣传。(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广袤田野,金穗飘香。每年夏收时节,开着收割机,由南到北跨区作业的农机手,被人们叫作麦客。  今年夏收季,记者跟随湖北麦客蔡华和李辉跨越1200多公里,记录一段一路向北、追逐丰收的旅程。  5月2[详细]

2024-06-26

  干旱袭来 如何应对?[详细]

2024-06-26

  暴雨过后防传染病,特别是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还有皮肤炎症。  丹毒和淋巴管炎  一般大雨过后,大家趟水后细菌容易从皮肤毛孔乘虚而入,钻到淋巴管里,从而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等。如脚[详细]

2024-06-26

  6月24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面对防不胜防的[详细]

2024-06-26

  24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发布,6月24日至27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有持续性强降水。预警之下,雨情汛情在怎样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防汛关键期的[详细]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