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验票即过“零等待” 多地试点地铁“闸门常开”

发布时间:2024-06-22 09:51:37 来源: 编辑: 浏览:

  深圳地铁14号线4座车站试点“闸门常开”

  早晚高峰进出地铁站,你是否被堵在闸机口过?刷卡或者刷码进地铁,你是否被闸机夹到过?近日,深圳地铁14号线锦龙站、四联站、六约北站、罗湖北站4座车站的部分闸机试行“常开模式”,乘客入闸无需等待闸门动作,即可快速通过。

  从6月15日到7月30日,深圳地铁试行地铁“闸门常开”模式,地铁“闸门常开”模式是指车站闸机一直保持打开状态,当乘客正常刷卡或扫码后,闸机屏幕会显示“绿色箭头”,可直接进出闸机,无须等待闸机门的打开或闭合动作。

  由于闸门全部敞开,如果有乘客未注意“只进不出”“只出不进”的提示标语,一不小心“逆行”,闸机也会迅速感应到,立刻关闭闸门。如果确实是刷卡异常,导致闸门关闭,可以寻求工作人员协助进行票务异常处理。

  深圳地铁14号线罗湖北站值班站长高利平:相对于传统的“一闸一人”式通行方式“闸门常开”模式可以省去等待闭闸的时间,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通行效率,特别是可以缓解早晚高峰站厅内客流拥挤状况。

  验票即过“零等待” 多地试点“闸门常开”

  试点闸门常开的并非深圳一个城市。据“福州地铁”官方公众号消息,6月17日至9月15日高峰时段(7:00—9:00,17:00—19:00)福州地铁2号线“厚庭”站及5号线“浦上大道”站试点“闸门常开”。早在4月份,上海、杭州、合肥等多地地铁官方也曾经试行“闸机常开门”模式,实现乘客快速进站。

  与日常闸机的常闭模式相反,“闸机常开门”模式是在常态时,车站闸机扇门默认保持开启状态,乘客刷卡或扫码后,可直接通行。但是当闸机遇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机门将自动合拢,阻挡通道;如果乘客反向误入闸机通道,闸机门同样会自动关闭,以阻止逆行。

  深圳地铁试行闸门常开模式 新模式新挑战

  常闭模式改为常开模式,道理很简单,但是在实际试点过程中效果如何?一起来看深圳地铁的试点情况。

  深圳市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罗湖北站站长 邱国威:

  闸门常开是地铁闸机通行模式的一种,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节省乘客等待闸门关闭的时间,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乘客通行效率,同时减少闸门动作次数,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闸门常开模式下,乘客依然需要刷卡通行,如果没有刷卡或刷卡失败,闸门将立刻关闭,阻止通行。

  试点期间,从早晚高峰乘客通行情况来看,深圳地铁闸机在闸门常开模式下,也能够成功应对大客流挑战;对于不习惯该模式的乘客,我们也安排了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基本可以轻松通行。

  不论常开还是常闭模式,深圳地铁对于车站瞬时大客流都有相应的预案和控制措施;从目前来看,早晚高峰大客流情况下闸机设备表现良好。

  本次试点,我们选取了4个典型车站进行测试和数据收集。是否成为常态,需要等试点结束后,根据车站客流情况、交易数据和设备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

  节约时间的一小步 社会信任的一大步

  可以说,地铁闸机常开门,此举是节约时间的一小步,也是社会信任的一大步。未来能否把“闸门常开”常态化,推广到其他地铁站、其他城市,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记者从国家消防救援局获悉,近日,各地工信、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对电动自行车整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核心配件的生产企业、经营网点和维修店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查处生产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详细]

2024-06-22

  人民日报呼和浩特6月17日电(记者张枨)16日,随着最后一段岩体爆破开掘完成,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铁(以下简称“集大原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尚山隧道顺利贯通,这[详细]

2024-06-22

  中央气象台6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预计,6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广西东部、湖南东部和南部、江西西部和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详细]

2024-06-22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顾天成、徐鹏航)当前,北京、河北等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国家疾控局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儿童中暑非小事,家长们要了解预防儿童中暑、识别中暑症状以及怎样照顾中暑孩子的知[详细]

2024-06-22

  维护学生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应携手合作  增加体育活动,合理膳食,保持充足睡眠,调整心理状态,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前不久,国家疾控局发布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十要[详细]

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