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局地超40℃ 高温防暑谨防五个误区

发布时间:2024-06-14 08:44:27 来源: 编辑: 浏览:

  连日来,北方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13日至15日,35℃以上的高温天气依旧盘踞在华北大部、黄淮、陕西中北部、山西中南部、苏皖北部、湖北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其中,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可达40℃至42℃以上。

  高温天气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容易引发中暑,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中暑的常见表现有哪些?人们如何通过衣食住行有效预防?

  气象专家表示,遇高温天气,建议公众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有所注意。

  若发生中暑,要立即让病人脱离高温高湿的环境,进行降温、补水。一旦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情况,需将其尽快送至医疗机构就诊。但在日常的操作中,很多人却因认知偏差、使用不当降温措施,损害了自身健康。

  这五个防暑降温误区一定要避开

  热射病和“空调病”,这两类“高温疾病”也要当心

  在高温条件下,还有一种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就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

  专家介绍,在热射病的前期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阶段会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而后精神状态改变,例如意识涣散,再严重就是血压下降、休克等。

  热射病并不是突然发病,而是一个由轻及重的过程。因此,在先兆中暑、轻症中暑时及时进行识别和处置、治疗,可极大程度避免发展成热射病。那么热射病如何预防呢?

  炎炎夏日,怎么能少得了空调,很多人都喜欢待在空调房间里,一不留神“吹”得浑身难受,这有可能是得了“空调病”。

  专家提醒,无论是天热天冷,在空调房间里待的时间都不宜过长,一般2小时需要开窗换气一次,空调温度设置在26℃为好,不宜过度贪凉,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后,切忌立刻进入空调房间,以免张开的毛孔骤然收缩,从而受凉得病。

  如果身体处于高热环境中时,不要立刻喝冰饮,或者从头上浇冷水。突然的温差变化可能会造成血管收缩,对本身就有疾病者或有心血管问题者,大量喝冰水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

  气象分析师表示,从常年来看,6月至7月是华北、黄淮等地最容易出现高温的时间段,这次过程并不算罕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局地还存在破纪录的可能。公众需留意当地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暑降温准备,注意防晒、多补水。

  策划:王 莹

  编辑:冯文雅

  终审:陈竞超

  来源:新华社、央视等

  新华网新闻中心出品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据中国天气网,6月中旬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肆虐,多地炎热程度同期少见,今明两天(6月14日至15日),北方大部地区高温将短暂缓和,但仍未彻底结束。而在南方,预计19日前,江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详细]

2024-06-15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时令水果上市,价格走势如何?  新华社记者郁琼源、于文静  “刚进入6月,就能吃到1块钱左右一斤的西瓜了!”继榴莲、荔枝、樱桃后,西瓜也迎来了大降价,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详细]

2024-06-15

  本报北京6月13日电(记者韩鑫)近日,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将实施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老旧机车淘[详细]

2024-06-15

  本报记者 常碧罗  随着网络游戏市场的发展,游戏代练和游戏账号转让、出租、出借等市场交易行为屡见不鲜。然而,游戏玩家购买心仪的账号后,有时会被他人使用原始注册身份信息等方式将账号找回,[详细]

2024-06-15

  务工者只想应聘司机,却被汽车租赁公司忽悠签订了《汽车租赁合同》。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务工者遇到了招聘网约车司机的新套路。受访律师表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劳动关系认定难的问题,有关部门[详细]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