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新质迸发”助“高位攀登” ——“创新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2024-05-15 08:48:22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经济周期,深圳今年以来走出“高位攀登”的向上曲线。记者在“创新之城”走访发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孵化,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热度不断升温,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向新向实向未来,新质生产力动能迸发

  在深圳南山的人才公园,游客游览美景之余,还能体验有6个“翅膀”的无人机空中送外卖。

  低空经济是深圳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缩影。到2023年底,深圳活跃着15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企业。今年3月末,深圳低空经济及空天产业贷款较年初增幅超30%。

  数据显示,深圳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14.98亿元,同比增长6.4%,跑出发展“开门红”。

  3月下旬,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汽车品牌。深圳不仅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同时还打造“超充之城”。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公布,深圳已累计建成超级充电站362座,初步构建全城超充服务网络,大大提升充电体验。

  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题中之义。深圳出台意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发展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数据显示,深圳1月至2月新登记“20+8”企业10456户,同比增速31.69%。

  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处处长欧阳仁堂说,深圳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目前已超40%,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外贸外资组合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三来一补”到“模仿创新”,再到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深圳的出口转型之路,折射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业链条上的爬坡跃升。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生产的汽车可“抵港直装”,新车直接开往临近的小漠港,无需装板车集中托运。

  产品销世界,外贸动能足。一季度深圳市进出口1.02万亿元,10年来同期首次超万亿元,同比增长28.8%。

  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创新提升市场采购贸易、优化外贸融资服务……在不少专家看来,近年来深圳发布的一系列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举措,持续巩固外贸基本盘。

  重量级外资,持续在“加仓”。位于龙华的开市客连锁仓储式会员超市,消费者络绎不绝。开市客中国大陆区总裁章曙蕴说,深圳市场潜力无限,期望抓住更多机会,进行更多产业布局。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21家,同比增长29.8%,占全国15.7%。

  深圳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说,一批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展示深圳营商环境的优势和全球各地投资者对深圳未来发展的信心。

  人间烟火最抚心,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美甲、按摩、看牙科……随着“大湾区效应”不断显现,不少香港居民成为“深圳通”。深港“双向奔赴”,消费持续升温。

  戴德梁行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21个重点监测商圈客流量及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0.9%、22.3%。

  新产品让消费更火热。4月中旬,华为最新系列手机开售,约一分钟售罄。一季度,华为总部所在的龙岗区经济增长10.5%。

  “新深圳人”让经济更有活力。统计公报显示,到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779.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3万人,增量位居一线城市前列,折射深圳的发展动力和未来潜力。

  不少深圳干部表示,经济重镇要敢于、善于“挑大梁”,要有在复杂环境和周期中“逆势爬升”的坚定信念和果断举措,“不给自己留退路,才能在困难中找到出路”。“特区精神”指引下,新的“春天的故事”正在南海之畔不断续写。(记者陈凯星、王攀、孙飞)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来源:中新经纬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4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4月,23省份CPI同比上涨。其中,江西物价连续两个月领涨。  23省份CPI同比上涨  国家[详细]

2024-05-15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提高千家万户生活品质的重要之举,也是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举措,将有效带动产业链升级,提升终端产品质量。  《推动大[详细]

2024-05-15

  初夏的津城,天朗气清,生机盎然。5月11日至12日,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在天津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们走进科创园、港口、重点企业、博物馆,深入了解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的[详细]

2024-05-15

  超长期特别国债传来新消息。5月13日,财政部官网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品种包括20年、30年、50年等多个类别,其中30年期产品将于5月17[详细]

2024-05-15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需要多方面政策支持。有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是助力科创企业发展的有力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详细]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