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已获批准立项,年内开工建设,这将是国家植物园揭牌后首个落地的重大项目。
据介绍,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西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遵循“广泛收集、科学保存、深入研究、永续利用”的方针,规划收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实现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全覆盖。保藏植物资源类型包括植物种子、试管苗、DNA、植物活植株等。建设自动化库、手动库、超低温保存库,种质数据信息管理区、珍稀濒危植物示范区、科学研究区等区域,集收集储藏、研究利用、科普展示、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目前,国家植物园已经开展“三北”地区植物种质收集工作,对包括紫椴、黄檗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内的500余种植物进行种质收集。收集到的种质资源已经在预备库中进行规范化管理,计划2026年运营时,第一批种子入库保存。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设有展览展示区,将常年对游客免费开放,包括室内展厅和室外展示区。室内展厅利用先进的智慧化展示手段,为公众科普“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危机”“对世界物种保护展望”等内容。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5-09
2024-05-09
2024-05-09
2024-05-09
2024-05-0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