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提前一年下单机票门票,“囤旅游”真的更香吗?

发布时间:2024-03-15 10:35:51 来源: 编辑: 浏览:

  阅读提示

  在价格合适时,提前购买机票、门票、住宿等,有利于节省旅行开支,消费者能从中感受省钱的快乐。但是有的低价囤购的旅游产品因使用条款不明晰,导致出行体验受到影响。

  “春节陪爸妈去了巴厘岛,3月份抽个周末去济州岛,清明节假期准备去越南,‘五一’去巴拉望岛潜水,端午节去新加坡,中秋节去印尼,‘十一’去西班牙。”新年伊始,余曼这一年的假期旅游行程几乎已经排满了。她告诉记者,去年航空公司打折促销时她就买好了去这些地方的往返机票,总共花了1.2万元,“如果临近假期再买,肯定不止这个价。”

  跟余曼一样,越来越多的旅行爱好者选择“囤旅游”的消费模式,即提前预订机票、门票、住宿等,先囤起来再择机出游。有平台发布的《2023年度“囤旅游”报告》显示,2023年“囤旅游”的消费者规模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2023年“双11”,囤度假旅游商品的95后和00后消费者人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3.3倍。

  记者采访发现,价格优惠、有效期长、出行前随时可退等优势,让不少人爱上了“囤旅游”。但与此同时,临时加价、出行限制、不确定性因素等,也容易影响“囤旅游”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负责人张杨表示,消费者在囤购旅游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选取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消费,充分了解使用条款,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渠道维护权益。

  在“囤旅游”中感受省钱的快乐

  余曼是一位资深旅游爱好者,由于每年假期时间比较确定,她一般会趁价格合适时提前入手旅游产品。“看到相关介绍时,大概能知道这个产品值不值得购买,例如,有的航空公司为了抢客源,促销力度大,300元出头就能飞济州岛;还有一次去马尔代夫,一趟下来酒店的价格比平常便宜5000多元,非常合适。”

  除了航空公司和酒店等出售的优惠票,也有不少人通过旅游平台或直播间,购买合适的套餐产品和门票。“很多优惠价格是即时的,可能下场直播就不是这个价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都会先买下来。”由于放假时间不能完全确定,王静在下单时一般会选择有效期长、随时可退、确定出行后再预约时间的套餐票。

  张杨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过去旅游被认知为一种即时性消费产品,“囤旅游”让旅游产品从即时性产品变成可远期兑现的产品,给商家的生产方式、客户管理、库存管理等带来变化。

  “囤旅游”并非远途旅行的专属,喜欢周末游的王茜爱好囤各类门票。“例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影城、河南洛阳老君山的门票等,每年我还会趁滑雪季来临前购买早鸟票,虽然这些票价优惠不了太多钱,但是省钱的快乐得到了!”

  有的产品使用条款不明晰影响体验

  实际上,靠“囤旅游”出行并非都是愉快的经历,有的低价囤购的旅游产品会因使用条款不明晰,导致消费者的出行体验受到影响。

  2022年底,已经退休的李女士和同伴通过某平台购买了199元游三峡的行程,并定好了2023年底出发。出发前,李女士想起她还曾买过一张399元的20条路线旅行卡,其中包含湖北的一些景点,她便想趁这次机会游览一圈。

  “到了之后才知道,这张旅行卡上不同省份的景点有固定的游览时间,并非任何日期都能使用。”李女士直言,自己在直播间下单时比较仓促,只觉得很便宜,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限制。当时,已经身在湖北的李女士无奈之下只能重新安排行程。

  “很多消费者在看旅游产品时不会仔细看细则,我有一次花9.9元买了100元的代金券,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核销时才发现只能当天使用。”余曼告诉记者。

  “囤旅游”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风险。2023年3月,余曼购买了一张10月份飞欧洲的机票,就在她对美好的行程充满期待时,临行前却因同伴的签证材料出了状况,她的签证也被取消。“不去的话会损失7000多元,最后好在临行前一天签证下来了,但因为不确定能不能成行,我们没有提前订酒店,导致落地的酒店贵了很多。”

  充分了解需求,避免冲动消费

  价格划算是否意味着产品质量不好?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低价产品的配置其实并不低。2022年“双11”,王静在直播间刷到了海南万宁一个海边度假酒店的优惠票,“5个晚上只需1200元,还送了一些冲浪代金券。第二年3月去海南过生日时用上了,整体行程体验挺好的,可能是商家想要好评吧。”

  一些价格优惠、随时可退的旅游产品,让消费者降低了囤购的决策难度。在王静提前购买的所有旅游产品订单中,有一半左右的订单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去成,只能退票,但她表示:“还是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太划算了。”

  “‘囤旅游’让旅游的灵活性增强,既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供需双方的成本,因此受到市场青睐。”张杨说,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出行体验,产品方和平台方一是要通过了解游客需求,推出更加灵活、可靠、有品质保障的产品;二是对产品的使用条款进行充分展示和告知,不能模糊化关键信息。此次平台方还应该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将游客评价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帮助其做好产品优化。

  张杨还提醒消费者,囤购旅游产品时应充分了解自身需求,选取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消费。同时,应充分了解使用条款,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安彦璟(来源:工人日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3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通知》。  《通知》要求加大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力度,加快房源筹建,2024年开工建设配售[详细]

2024-03-15

  致盲率极高!提防这个“视力小偷”!须早诊早治  3月10日—16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青光眼是世界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发生数量仅低于白内障[详细]

2024-03-15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天(3月14日至15日)北方大部气温还会有所升高,不少地方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20℃以上。不过,冷空气即将携大风和沙尘影响我国,各地气温也会陆[详细]

2024-03-15

  在中学时代,  我们在课本中了解到了  两条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那么,  你知道“北方丝绸之路”吗?  所谓北方丝绸之路,  就是于张家口出发  通向库伦的[详细]

2024-03-15

  近年来,扫码点餐在餐饮行业迅速普及。然而也有消费者注意到,扫码点餐时常常需要“关注公众号、授权登录小程序”等。如此一来,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就会被商家获取。这样的做法是否涉嫌侵权呢?来看一[详细]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