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外专谈两会丨多国专家看好中国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关键动能

发布时间:2024-03-08 09:05:4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黄蓉 任丽君 王鲁平):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今年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在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积极展望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前景,表示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关键动能。

  埃及工业与外贸部首席经济学家希沙姆·阿布·巴克尔·梅特沃利认为,新质生产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中国注重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大力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这将帮助中国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

  希沙姆称,新技术为中国孵化了新产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赋能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了多元化、有弹性的经济结构。“例如电子商务等数字服务的兴起,改变了人们沟通和开展业务的方式,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希沙姆总结称,“展望未来,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将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问题专家、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指出,中国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她注意到,今年中国两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她分析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无疑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哈萨克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法蒂玛·库克耶娃则重点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内容时,强调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她认为,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也给中亚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她告诉记者,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期待中国在产业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经验通过政府间、企业间合作传播到中亚各国,助力中亚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为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莫尔纳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提升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技能,同时寻找更好的方式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角度出发,生产要素的结合效率对生产力增长至关重要。中国仍有较大的生产力提质升级空间,聚焦新质生产力将有助于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劲势能,她赞赏道,“是值得欢迎的举措。”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中国经济有三大优势,一是超大规模的本土市场,二是极其完善的产业环境,三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资源[详细]

2024-03-08

  最新“国家账本”出炉!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今年的预算安排有何特[详细]

2024-03-08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提升中国旅游业全球竞争力等文旅热题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详细]

2024-03-08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7日在北京表示,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允许房企依法合规动用一定比例预售监管账户资金。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详细]

2024-03-08

  中国外汇储备2月增长6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58.17亿美元,较1月末增加64.97亿美元,升幅为0.20%。  外汇局表示,202[详细]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