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厚植人才沃土 创新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4-03-08 09:05:31 来源: 编辑: 浏览:
原标题:厚植人才沃土 创新培养模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我们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委员。

“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核心使命。”张平文委员说。

张平文委员介绍,当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国际经验来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措并举,高水平的导师、好的研究方向、高素质的生源、优越的学术环境、丰富的资源配置和充分的国际交流都是共性要求。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通过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优化招生选拔和培养,形成高校少年班贯通式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培养等培养新模式。

张平文委员介绍,近年来,武汉大学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布《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在国家级、校级、院级层面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率先建立起数智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科教融汇,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极地科考、北斗定位及保障粮食安全等领域发挥作用、增长才干。

张平文委员表示,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有一定差距,其成长环境和培养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知存在偏差,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选拔机制还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够科学。

“当前,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亟须营造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张平文委员说。为此,他建议:

一是树立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理念。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引导家长建立合理期待,共同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是探索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选拔通道。管好用好学科竞赛等选拔方式,进一步规范竞赛结果运用。此外,要赋予有条件的“双一流”高校更大自主权,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武汉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大中衔接”培养模式,依托优势学科在重点中学试点开设大学先修课,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有效衔接。

三是优化培养体系,为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需要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高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优化转专业机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并适合的专业就读。要加强本研衔接和课程贯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钻研,实现快速成长成才。要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将发展交叉学科作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武汉大学大力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不断优化转专业与专业大类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构建本研贯通培养体制机制、打通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张平文委员表示,武汉大学持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4年,学校将发展主题确定为“人才培养年”,进一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武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原标题:推进高教、职教、继续教育协同樊春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类型。然而,目前三者之间协同融合发展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统筹,[详细]

2024-03-08

原标题:数字化赋能 教育更智慧图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编程社团的学生检验机器人的编程效果。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数字技术聚合了分散的优质资源,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详细]

2024-03-08

原标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详细]

2024-03-08

原标题:红色文化进校园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坚定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在3月7日上午的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现场,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代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详细]

2024-03-08

原标题:为乡村培养人才 “三届特岗毕业生675人直接服务112个乡镇的乡村振兴工作,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得到基层用人单位普遍赞誉。”3月7日上午,湖南代表团开放日上,湖南省湘西民[详细]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