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两会访谈)蔡继明: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应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

发布时间:2024-03-05 09:08:3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如何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继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应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眼下,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家有观望情绪。全国工商联一项调查显示,表示将在2024年扩大投资的民营企业家占比上升到四成以上,比上年实际新增投资企业占比高出8.8个百分点,但仍不足半数。

  蔡继明认为,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需多管齐下。一方面,应增强宏观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取向一致性。

  他坦言,在涉及民营经济发展上,近年来部分经济政策之间、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之间存在方向相扭之处,这给民企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干扰。今后应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形成合力,并切实落实已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应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目前,中国已启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蔡继明认为,这部法律应当首先明确民营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地位平等、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这些基本原则如能写进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整个民营经济都是利好。

  谈及土地制度改革,蔡继明建议扩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范围,这既能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改革方向,也有助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他表示,在当前农村大量宅基地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下,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会影响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如果在符合城乡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扩大宅基地流转,将进一步吸引城乡资本助推乡村振兴,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蔡继明称,推进城镇化进程也是推动农民增收、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有效手段。

  据官方数据,2023年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但这个指标仍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更何况还有大量没有户籍的城镇常住人口,他们并没有充分实现市民化”,蔡继明说,在此情况下,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接近结束是“严重误判”,中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水平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他表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道,就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大量非农就业问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移,户均土地规模增加。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兴旺,帮助农民持续增收。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3月3日,全国两会举办首场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回答了关于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其中年轻人就业、民营企业发展备受瞩目。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刘结一表示,全国政协委员中有不少民营企业家[详细]

2024-03-05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详细]

2024-03-05

  关注农民增收、挂念农村儿童、关心农村教育,一份份建议聚焦乡村;尽管身体残疾,仍坚持定期到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和残障人士家中访民情、听民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黑土地保护插上科技的翅[详细]

2024-03-05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了多组经济相关数字。  4.74亿人次,6326.8[详细]

2024-03-05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从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详细]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