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基因疗法让遗传性耳聋患者听到声音

发布时间:2024-01-30 08:46:27 来源: 编辑: 浏览:

  “他能听到声音了!”颜女士(化名)眼含泪水激动地喊道。颜女士患有先天性耳聋的2岁儿子牛牛(化名)正兴奋地对着门又敲又拍,嘴里还咿咿呀呀的。牛牛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耳聋,并且是最严重的那种——全聋!如今他迎来了最新遗传性耳聋基因疗法。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牛牛终于能够听到声音。

  1月25日,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正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领衔的研究团队最新成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基因疗法对遗传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全球首个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其展现了基因治疗对治愈遗传性耳聋的应用潜力,开启了耳聋基因治疗新时代。

  研究团队介绍,像牛牛这样的先天性耳聋患者数量全球高达2600万。我国每年新生约3万聋儿,其中60%与遗传因素也就是基因缺陷相关,他们的言语、认知以及智力发育严重受阻。尽管目前已有150多种耳聋基因得到鉴定,但临床上尚无任何治疗药物。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根治遗传性耳聋最有潜力的策略之一。耳聋基因治疗用于临床还需要解决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基因载体、内耳给药、生产工艺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遗传性耳聋无药可医这一世界难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教授深耕耳聋基因治疗领域十余年,带领团队历经多年探索,积极与多方展开合作。团队最终研发出针对OTOF基因(表达耳畸蛋白)突变的耳聋基因治疗药物,并自主创新,开发出精准、微创的耳部递送路径和装备。

  OTOF基因的致病突变,会引起9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即听觉神经病的一种类型。患者通常表现为重度、极重度或完全听力损失和言语障碍。我国婴幼儿听觉神经病人群中,因OTOF基因突变致聋的发病率高达41%。OTOF基因主要参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大脑能感受声音。内毛细胞中耳畸蛋白表达的缺失,会导致声音刺激信号无法正常传递至听觉神经通路而引起耳聋。

  据了解,腺相关病毒(AAV)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治疗递送载体,然而OTOF基因超出了单个AAV的装载容量。为了克服大基因内耳递送难题,经过不懈努力,研究团队利用AAV的双载体递送系统,即由2个AAV载体携带OTOF基因编码序列,在OTOF耳聋动物模型中表达具有正常功能的人源OTOF蛋白,显著改善了听力。

  “打个比方,一辆车搬不动它,可用两辆车一起搬。药物注射入人体后,这两辆车需要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发挥作用。”舒易来解释说。

  同时,团队在小鼠模型和猴模型中进行了安全性评估。基于这些研究基础,2022年6月,该项目获得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伦理批准。2022年10月,该团队正式发起临床试验招募,并随后实施全球首例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基因治疗。

  在论文中共有6名OTOF突变耳聋患儿接受了基因治疗。通过耳部微创的方式,将该药物一次注射到患者内耳,随访期间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名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听力和言语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据悉,这是全球第一个取得疗效的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也是该领域目前成系统的、病例数最多的临床试验,以及全球第一项双AAV载体的人体试验。

  对于研究方案的安全性,舒易来对记者解释,AAV载体目前是基因治疗领域最常用的载体之一,且已经有多款AAV基因治疗药物上市。

  舒易来介绍,为尽可能提高AAV的安全性,研究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在血清型选择上,筛选并采用已经上市药物使用的AAV载体;另一方面,采用内耳局部给药,并在临床前进行剂量效应探索。此外,入组患者筛选上,将AAV中和抗体浓度作为纳排标准之一。在治疗中及治疗后,还会进行系统监控和随访。

  “目前,团队正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基因治疗公司进行沟通,进一步优化系统进行转化,推动相关药物落地。我们的临床团队和科研团队都会参与到临床前研究和后续临床试验项目中去,尽快将药物推广,也将进行其他耳聋基因的创新治疗研发。”舒易来说。(记者王 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摘要:  国内方面,昨日云南、广西局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雨。未来三天,南方地区防范降雨导致的道路湿滑、低能见度等对春运的影响;30日,吉林、辽宁关注降雪对交通等的影响;31日起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雨[详细]

2024-01-30

  根据相关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大概有90亿人次出游、探亲、休闲等,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可能创历史新高。春节期间,很多人选择回家过年或者外出游玩,但家中的宠物却只能留守城市,因此很多人会选[详细]

2024-01-30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获悉,截至今日8时,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内蒙古、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共封闭路段11个,关闭收费站44个,恢复通行时间待定。具体情况如下:  河南:G234高庄[详细]

2024-01-30

  2023年12月2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等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3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详细]

2024-01-30

  新手爸妈频频被推销电话骚扰背后:  2.6万余条新生儿信息被贩卖  “您好,请问是谷女士吗?我们是您家附近的儿童摄影店,为您量身定制了宝宝百日套餐,现在优惠力度很大……”2023年2月,家住江苏省[详细]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