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被法人”频繁上演?人脸识别认证漏洞待修补

发布时间:2024-01-25 08:32:20 来源: 编辑: 浏览:

  据1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023年7月,在宁夏上大学的李学,因一份需要人脸验证的“兼职”而泄露了个人信息,后来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四川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当年9月,他在报考公务员考试时无法通过资格审查,没能参加考试。在一个名为“冒名受害者”的群聊里,将近400名受害者的身份被冒用,工作背调无法通过,考公、考编等寸步难行。

  大学生因一次兼职经历,莫名其妙成为公司“法人”,个人生活受到影响,看似有些“祸从天降”,但实际上这是不法分子设计的套路,即以“兼职”名义、薪酬诱惑等让大学生通过人脸识别参与相关活动。大学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网上公司注册环节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而这类假冒注册的公司,往往经营异常或者从事非法活动。

  上述报道显示,不法分子通过以上套路牟取利益、逃避责任,而“被法人”的大学生有的就业深受影响,有的被取消低保待遇,有的陷入法律纠纷……与此同时,受害者想要撤销相关企业设立非常困难。

  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对撤销冒名登记工作的受理、公示、调查、撤销、惩戒和纠错等提出具体意见。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规定》,将于2024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加大了对虚假登记的打击惩处力度,设定了没收违法所得、5万元-100万元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责任,并衔接了刑事责任。相关意见和规定的出台,有望对冒用他人身份注册公司的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近年来,公民“被法人”现象频现,指向的往往是公司注册环节把关不严。眼下,公司登记手续和流程日趋便利,这对创业者来说是好事,但也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就像上述报道中提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上公司注册程序中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在线签字环节的漏洞,或假冒大学生注册,或购买人脸识别数据来完成注册。

  或许有人认为,在人脸识别过程中,系统会对申请者发出眨眼、摇头等动作要求,很难假冒。但实际上不明真相的大学生一旦被利用,往往会稀里糊涂配合不法分子完成身份认证。而且,使用事先录制好的视频也可以顺利完成人脸识别。不难看出,如果相关漏洞不被堵上,“被法人”现象还会不断上演。

  已有不少事例说明,人脸识别并非完美的身份验证方式,在现实中面临不少造假风险。而在公司注册程序中,假冒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滋生违法犯罪,也会对“被法人”的受害者产生极大伤害。所以,在加大事后打击惩处力度的同时,如何防止假冒行为通过认证,值得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思考。当然,对相关违法行为、人员以及相关产业链及时进行查处,对大学生等群体及时进行提醒,使其提高警惕,防止人脸信息被非法利用,同样重要。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全国将年增社区医院超500个  本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白剑峰)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详细]

2024-01-26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邵萌 张钰惠)随着期末考试和寒假的到来,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的学习困难门诊“一号难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阅读、书写有困难”“成绩怎[详细]

2024-01-26

  家长要注重孩子谋生和自立能力培养  专家建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前置,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体化  高中阶段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也会对未来的个人发展形成初步规划。如何对[详细]

2024-01-26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张钰惠 邵萌)在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儿童保健中心,有这样一个特色门诊——语言言语门诊,是国内率先开设并诊治儿童语言言语发育相关问题的专业门诊。  儿[详细]

2024-01-26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张钰惠)近日,在部分基层单位,公务卡变“休眠卡”的问题引发关注。  早在十余年前,财政部、央行决定在财政预算单位全面推广公务卡,后又将16项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详细]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