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一千零一噎”噎的是谁?网友为影视剧“捉虫”很较真

发布时间:2024-01-22 15:18:18 来源: 编辑: 浏览:

“一千零一噎”噎的是谁?网友为影视剧在线“捉虫”很较真

播出已经13年的经典老剧《甄嬛传》时不时地还会上个热搜,在很多网友看来,这部“下饭剧”常看常新,总能从里面看到一些新细节,包括穿帮镜头,而享受这种待遇的还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经典剧。

其实较真起来的话,很多剧都有这样那样的细节瑕疵,而网友们在线“捉虫”也很认真,甚至有网友建了一个词条“一千零一噎”,专门给影视剧里那些看得人“噎住”的台词、服道化等“纠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网友“放大镜”观剧第一名,当属《甄嬛传》

在网上随便搜索“甄嬛传 放大镜”,就能发现很多自己不小心错过的穿帮细节,如果一帧一帧地较真,堪称海量。举例来说,此前有网友重刷《甄嬛传》发现,饰演淳常在的谭松韵在一场除夕晚宴中竟然边听富察贵人弹琴边低头玩手机,“淳常在为什么在玩手机”的话题还冲上过热搜榜。

也有网友说,这种大场景又人物多的戏份,很容易出现一些小纰漏和穿帮,“虽然这一幕看着很像是在玩手机,但只有短短几秒,而且还有镜头角度和画质的问题,可能并非在玩手机。不过,演员被抓包上班摸鱼也很可爱”。

有趣的是,1月16日,导演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被网友盘出“包浆”的《甄嬛传》,他表示,自己平时不敢看《甄嬛传》,因为网友如今都拿着“放大镜”在看,想的角度也很深,以至于有很多问题他也答不出来。

书法细节出笑点,方正启体被赞“好字好字”

记者看到,除了《甄嬛传》,几乎每部热播剧都被网友找出过穿帮细节,很多地方让人噗嗤一笑,网友“不得不炸狗”建的“一千零一噎”话题,已经更新了快100条,甚至有做字幕工作的人给他留言说,欢迎加入字幕组。

翻看该话题记者发现,影视剧中的书法类细节很容易出错。

在一部年代剧中,人物角色手里拿着一个信封,打开来里面是一封信,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人物角色对着其他人说:“这笔字出自你们三人何人之手啊?”并称赞说“魏碑功底,又兼采苏柳风格和瘦金风骨,好字好字啊”。

有网友戳穿说“这三种风格可怎么揉到一处呢”。更有网友留言说“哈哈哈,笑死我了”“启功体当得起这三句”。因为从剧情截图可以看得出,信上的字是电脑打印出来的,正是方正启体。

其实,影视剧里书法方面的镜头很容易出笑料,此前《甄嬛传》中,陈建斌饰演的皇帝用毛笔写书法,镜头给了一个书法大特写,“花好月圆人长久”几个字,工工整整,然后再给了一个远景,是甄嬛拿起了纸张在夸,结果从镜头里看,纸张背后透出的字却是歪七扭八,笔墨甚至都不均匀,也就成了网友们捉到的又一条“虫”。

再比如,在#一千零一噎#话题里,这位网友挖出了张涵予版《水浒传》,在浔阳楼一场戏中,墙上写着《西厢记》。

结果网友截图画面,仔细看了墙上的字发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了三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写了两遍,《题浔阳楼》写了一遍半,秦少游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了两遍,还有半首《秋风词》:“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少写了“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两句。

网友笑评“看来这个题字客人的感情生活不是很顺利啊”。不过这种细节错误,必须是截图下来仔细看才能发现,都是场面背景,有的是远景,有的则是镜头匆匆扫过,正常速度看电视剧的话是不容易发现的。

古人吃方便面,古装剧不严谨的“穿帮”多

古装剧拥有大量剧迷,他们对皇帝大臣等一众人等的坐次讲究、宫里的布景和设置等,也都较为了解。《甄嬛传》里就有不少这样的穿帮,比如监控摄像头出现在画面上部,地面窨井盖入镜,等等。

有网友截图了另一部古装剧,剧里是清朝故事,一位大臣坐在椅子上,对面摄政王和皇太后一左一右坐着,大臣的台词是“我想到了明代崇祯皇帝”。网友配文说“别琢磨崇祯爷了,就冲这个摄政王敢和皇太后坐一面炕,大清朝也好不了”。

还有一部古装剧,是着火戏,结果画面显示“大殿没着火,汉白玉栏板着火了”。

服道化、场景等细节不严谨更是比比皆是,常常有网友在古装剧挖出现代人、现代物品等等。比如,有古装剧里的人物在吃面条,筷子挑起来一看,吃的是方便面。还有《还珠格格》里,香妃为皇上伤口涂药时,居然拿出来棉花棒,等等。

离谱的台词问题,确实让人“噎”得慌

台词离谱就不是细节瑕疵了,而是错误。“一千零一噎”话题里显示,在一部古装剧中,皇帝开口说到“朕之得卿,如商汤遇伊尹,姜尚遇文王”。这里面的离谱属实让很多网友噎到了,其台词顺序背反了,从皇帝的口吻来说,应该是“文王遇姜尚”。有网友说,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知道台词说错了,语文考试题里就有类似的题。

很多台词笑话则看出了主创的知识匮乏和对作品敬意的缺失。在很老的一部电视剧《龙门镖局》中,主角这样说“我出生前父母就死了,我现在是孤儿罢了”。还有一部剧里,台词有“阎王叫你五更死,你活不到三更”,这明明有俗语,叫“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很明显,没有搞清时间顺序,三更在五更之前。

还有不少台词简直不知所云,比如“小渔,你是个好女孩,如果你要嫁人,一定不要嫁给别人,更不要嫁给我”。网友吐槽说,那嫁给谁?还有一部古装剧也挺好看的,画面很精美,人物造型也很棒,但是男主说“你就是凌王的女人”,紧接着下一句“快说你和凌王是什么关系?”网友吐槽说,这是健忘还是明知故问?

而挑战观众智商的台词更是比比皆是。一部电视剧里出现了买橘子的画面,老板说“橘子一毛五一斤”,结果女主还价说,“橘子太贵了,怎么着,也得五毛钱三斤吧!”网友说,自己算了好几遍,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再比如,“一个眼睛好看的女人,她的脚一定也不会太难看”这种台词,让观众吐槽说“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其他还有重复病句,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就听过一些耳闻”“手上的掌上明珠”这样的。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其实这些也体现了剧组是否在用心制作,不管是剧情、演员、妆造、现场布置还是其他各方面的小细节都应该严格把控。因为审美不断提高的观众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不仅重视剧情与演技,服道化等也是重要因素。网友们在线“捉虫”和抱怨“一千零一噎”,是调侃,也是在指出问题。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光明日报讯 记者耿建扩、陈元秋 通讯员刘敏从近日召开的河北省2023年考古成果交流会上获悉,邺城考古队公布了邺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的阶段性重大发现。自1983年以来,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持续进[详细]

2024-01-22

羊城晚报记者 何宁钢琴,顶着“乐器之王”的光环在我国风靡盛行数十年,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钢琴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最近“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冲上热搜,引发热议。学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吗?广州钢琴[详细]

2024-01-22

贾玲减重50公斤,刘德华联手宁浩,张艺谋连续第三年加入“神仙打架”的春节档 8部电影你PICK哪一部?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春节档电影大战即将到来,新片定档消息也引发影迷关注。截至19日,已有《热[详细]

2024-01-22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徐婧 吕少威)2023年,北京以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庆成宫整体院落腾退等48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社稷坛等15处遗产点焕发生机。这[详细]

2024-01-22

中新社成都1月20日电 题:石质“汉书”见证了怎样的东西文明互鉴?——专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罗二虎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汉代石阙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面建筑之一,有石[详细]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