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日前,北京森林城市创建工作24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1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南海子周边绿化景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据了解,北京已陆续开展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绿化24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4.8%,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基本形成。据统计,全市现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陆生野生动物608种,其中鸟类达515种,北京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在森林城市建设的引领下,城乡居住环境发生了可喜变化。据了解,2012年以来,北京新增城市绿地7293公顷,建成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村头片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5.5平方米提高到16.89平方米,公园总数达1065个。此外,绿色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林果、花卉、种苗、蜂蜜等园林绿化产业年产值超过126亿元,重点林业建设项目用工保障本地农民就业7万余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惠及农户9.5万余户,新型集体林场吸纳2.1万名当地农民家门口绿岗就业。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大伟表示,北京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标志着北京森林城市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北京将实施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以花园城市建设为引领,通过生态网络完善、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家园建设、城乡增彩延绿和乡愁景观延续等五方面行动,着力推进“一屏、三带、九廊、多片区”生态空间建设,形成四季景观变换的平原大美林海100处,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山区彩色景观林100处;强化三条文化带生态文化建设;延续老城胡同院落景观风貌,恢复历史名园格局,保护和传承古树名木文化;建设各类城镇公园70个、村头片林800处、老北京水果基地50个,用森林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