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北京清理违规三四轮车,有力度也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3-12-28 08:40:18 来源: 编辑: 浏览:

  胡欣红

  随着新年脚步临近,北京清理违规三四轮车进入了倒计时。

  近年来,各地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近5年来全国共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长。今年上半年,北京市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事故起数同比上升四成,亡人事故在全市交通亡人事故中占比近10%。河南新野县一名22岁的女教师被一名老人驾驶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撞倒不幸身亡,再次引发舆论对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危害交通安全的关注。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辆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这类车因为便宜、便利,无考驾照、上牌照之忧,受到一些居民包括中老年群体的欢迎,但其安全性能较差,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极易扰乱交通秩序,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加之没有相应的保险配套,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双方的权益缺乏兜底保障,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成为城市管理的“痛点”。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净化道路交通环境,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治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多地出台政策或规定,拟禁止或限制此类车辆上路行驶。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治理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受到公众的肯定。

  2021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委、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城管委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旗帜鲜明地亮明了禁止生产、销售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态度。为了推进这项工作,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经常联合交警在重要道路、重点点位开展交通执法,依法对违规电动三四轮车逆行和闯红灯以及不按规定道路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也持续加大销售、存储、改装等环节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严查非法售卖行为。

  与此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情绪与实际需求,给出了两年多的缓冲期。过渡期后,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将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的,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在过渡期里,一些街道联合各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持续开展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政策宣传,确保让政策的善意传递到每一个人,不留任何盲区死角。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机关干部主动下沉社区,开展敲门入户动员行动,以动员和问需相结合,认真倾听居民意见并记录,针对就医、买菜等老年人用车需求,后续跟进研究提供相应便民措施,为解决特殊群体的出行问题找到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法。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真诚服务的精神,加上政府回收给予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一定的补贴,民众纷纷主动配合,有力地推动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早淘汰,早安全”。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所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不能听任其野蛮生长、横冲直撞,早已成为共识。目前,距北京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过渡期结束在即,北京各区、各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已进入“快车道”,清理工作也进入“倒计时”。推动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有序退出,共同创建和维护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人人有责。(来源:北京青年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6日上午,江苏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取缔“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的公告。经查明,“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详细]

2024-01-19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详细]

2024-01-19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四川省宜宾市市民称,叙州区柏溪街道一道文化墙主题浮雕以白色字体搭配黑色祥云等图案,整个风格“像灵堂”,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处理。叙州区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因“审美不一[详细]

2024-01-19

  “这样的宝藏博主,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近日,一条华丽大气的“龙年战袍”马面裙视频让更多人认识了年轻的汉服设计师刘雯悦。作为一位00后女孩,她对汉服有着“年轻”的理解,乐于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详细]

2024-01-19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邵萌)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据媒体报道,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了优化整改。  尽管[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