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服装、小巧的玩偶、带有民族特色的家居配饰……一件件色彩绚丽,图案独特的刺绣工艺品,被学生们一针针绣出,在点缀生活的同时,也点缀了自己的人生。
近日,中新社记者跟随“人权行动看中国”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柯尔克孜族刺绣研发中心”,看到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柯尔克孜族刺绣。
柯尔克孜族刺绣多以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为题材,也有丰富多样的几何图案,主要用以装饰服装、鞋帽、腰带、枕头、布单、毡毯、帐帏、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2008年,温宿县的柯尔克孜族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近年来,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6家疆内外企业(单位)合作共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柯尔克孜族刺绣研发中心”。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刺绣能手,助推就业创业、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勉征制作 费璠)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