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刘东华:推进产教城深度融合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09 08:59:18 来源: 编辑: 浏览:

人民网呼和浩特12月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以“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23职业教育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通辽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东华出席分论坛并发言。

通辽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东华出席分论坛并发言。

通辽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东华出席分论坛并发言。

当前,各地不断深化产教城融合,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格局。刘东华认为,产教城深度融合的关键在四点: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校城融合、校地融合。

刘东华谈到,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就要坚持把专业链建在产业链上,校企深度实施订单定向培养,紧盯产业岗位特性与需求,共研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共培教学资源和成果,共育教学团队、“双师”团队,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在产城融合方面,刘东华认为,从产业对城市的支撑来看,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推动城区发展,实现“财税+人口”双红利。释放财税红利可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升院校办学水平。释放人才红利可刺激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满足重点产业、园区企业对人才需求,进而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谈到校城融合,刘东华建议,应该引导园区与院校打破空间壁垒,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领军企业,推动建设实体化运行的产业学院、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等,形成职教园区+产业园区融合新模式。同时,立足长远规划建设职教园区,通过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办学规模,重点服务区域社会民生及产业发展,解决高水平技术人才紧缺、企业员工流失等问题。

关于校地融合,刘东华在发言中表示,推进产教城深度融合的落脚点是需要建立健全更加稳定的“政府主导、校企主体、全社会参与”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高校理事会作用,统筹指导院校建设与发展,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激励约束、监督评价等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各主体权益。

“产教城深度融合可加快城镇化建设、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教育现代化,特别是针对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东华说,“但事实上,产教城深度融合仍存在一些挑战,如长远规划建设综合性职教园区,目前多停留在政府投资建设、学院运行管理,企业尚未深度参与,管理模式也不够灵活,需要进一步推进。”

他同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总体统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形成组合式政策激励。优化市域内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建立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市域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整合优化产业园区资源,建立多方协同联动创新机制,将产教城深度融合逐步升级到产教科城深度融合。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原标题:中泰音乐家奏响2024“欢乐春节”序曲图为音乐会现场。王思成供图1月14日下午,泰国玛希隆王子音乐厅内丝弦袅袅,筝韵悠扬。由泰国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合作举办的“欢庆[详细]

2024-01-19

原标题:AI代写论文现象如何科学治理“太不像话了!学生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期末论文糊弄我。”近日,上海某高校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遇到的新难题――一些想偷懒的学生开始用人工智能技术完[详细]

2024-01-19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郝孟佳)16日,“美美与共”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度美育教学成果展在五棵松校区开幕,多位艺术名家出席活动,对未来开展美育工作提出建议。1月16日,“美美与共”国家开放大学2[详细]

2024-01-19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华中农业大学消息,近日,有学生实名举报该校某导师学术造假。16日晚,该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发布通报称,学院关注到网上关于教师黄某某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详细]

2024-01-19

原标题:“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百种图书正式发布 “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百种图书日前正式发布。“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是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持谋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实施[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