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有条件、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国家试制度”

发布时间:2023-12-08 18:01:06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国网财经12月8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源和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记者: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方面,上海有哪些基础和优势承接“为国家试制度”的任务?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华源:

  上海作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者,我们感到有条件、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接好“为国家试制度”的任务。

  一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积累了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十年来,上海聚焦投资管理、贸易便利、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四大核心领域攻坚突破,已经基本建立了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比如,我们在投资管理方面,发布了我国首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制度;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建成了我国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高标准建设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有145项源自于上海首创或同步进行了先行先试。

  二是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创造了下一步改革开放的广阔空间。自2013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包括前不久刚刚发布的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这样一些国家战略都在上海相继落地实施。上海始终坚持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高要素跨境流动效率、营造一流对外开放环境,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上海的实践支撑。

  三是应用场景多元融合孕育了开放先行的生机活力。上海的外向型经济特点是非常鲜明的,目前为止上海市拥有7.5万家外资企业,累计认定94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57家外资研发中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13年位列世界第一。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一。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信用贷款、绿色贸易、贸易真实性审核等方面也在快速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场景体验。谢谢。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