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及长江中下游等地气温将大幅下降。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寒潮来临,公众要加强保暖防护,谨防气温骤降带来的健康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公布的信息显示,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需要格外留神健康隐患。
其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系统难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会引起冻伤,容易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防寒保暖”健康提示明确,敏感人群应重点做到以下几点:添加棉衣棉裤保暖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头胸、脖子和四肢的保暖;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保暖措施;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适度增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关注天气预报及寒潮消息,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如果人体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虚脱、记忆丧失、睡意等迹象,这种情况可能是“身体失温”。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有关专家表示,遇到这些迹象,要及时测体温,若体温低于35摄氏度应立即就医。当不能马上获得医疗救治时,要尽快使失温者进入温暖的房间或住所;及时脱掉潮湿的衣服;服用热饮料,采取相关措施温暖其身体核心区域。情况缓解后,需尽快就医。(记者顾天成)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