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小城青花瓷韵长

发布时间:2023-08-17 14:57:25 来源:光明网 编辑:薛佳玉 浏览:

  位于江西省高安市的元青花博物馆—— 小城青花瓷韵长

小城青花瓷韵长

  图为高安元青花博物馆镇馆之宝青花云龙纹兽耳衔环盖罐。吴文兵摄

  核心阅读

  世界元青花完整器收藏数量极少,这所博物馆独藏20件;接待近300万名游客,不少来自海外——江西省高安元青花博物馆以元代青花瓷器为特色,通过创新活化利用、推出社教活动、推广流动展览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元青花的风韵神采。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位于江西省高安市的元青花博物馆,收藏着举世闻名的瑰宝——元代青花瓷器。

  目前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收藏了20件元青花瓷器(其中社会征集1件),其所藏器型完整、大器颇多、装饰精美,实属罕见。馆藏元青花数量为全国之最,元代釉里红瓷器更在各大博物馆馆藏数量中名列第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高安,一睹元青花的风采。自开馆以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已经接待近300万名游客,其中还有不少来自海外。今年7月,博物馆参观人数达3.4万,创下开馆以来单月之最。

  一个县级博物馆,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近日,记者走进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探寻背后的故事。

  丰富展陈手段,生动展示珍贵元代青花瓷器

  高安,地处江西省西北部,锦江悠悠,穿城而过。锦江北岸,便矗立着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这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建筑,四方素白的建筑墙体,镶嵌了一圈青花纹饰,正中是一只大型的青花瓷瓶造型。缓缓步入序厅,正屏草书“幽蓝神采”四字,以波斯蓝和鱼肚白交融为背景。序厅上方,建筑屋顶展示元青花腹部纹饰,地面生动呈现元青花的精美纹样。

  “上世纪80年代,江西第二电机厂一次偶然的施工,发现一批元代窖藏文物,更以其中世所罕见的元青花瓷器轰动海内外。”博物馆馆长金勇军说。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元青花瓷器存世不足300件,更为珍贵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不足20件,而此次出土的元青花瓷器达19件之多,其中釉里红瓷器有4件。

  移步博物馆元代窖藏厅,青花云龙纹兽耳衔环盖罐便映入眼帘。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纹饰多达12层,主体纹饰是云龙纹和缠枝牡丹纹,青花色泽苍翠浓艳,纹饰运笔酣畅有力。

  最有趣的藏品,当数一组九件酒器。眼前这组酒杯,上为小碗样,下为竹节杯把,花样上除却菊花、牡丹、松梅样式,更有一只酒杯于碗底以草书写就:“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以诗文做装饰,在元青花中可谓凤毛麟角,行文间可见古人的恣意畅快、洒脱豪放。

  深入馆中,每一件展品都美轮美奂,纹饰纷繁的带盖梅瓶、轮廓分明的开光花鸟纹罐、肥厚莹润的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独特的青花神韵,令人流连忘返。

  为更好提升展陈效果,博物馆利用立柜、壁柜、场景和声光电等手段,生动展示这批元代窖藏从发现到研究的全过程,尽可能还原窖藏主人的信息、窖藏器物的用途。馆内还设置了互动区,参观人员可以亲手“制作”元青花。

  推出社教活动,拓展成孩子的第二课堂

  “我发现了一个梅瓶!”5岁的付一鸣高举小手,向讲解员展示自己的发现。

  这是高安元青花博物馆“遇见文物之美——元青花考古盲盒社教活动”的一个场景。活动中,25名小朋友化身“小小考古队员”,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意义。

  近年来,该馆从青少年教育角度出发,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积极拓展社会教育职能,深入挖掘馆藏文物中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科学知识,打造“与文物对话”这一社教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

  “我们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将博物馆拓展成孩子们的第二课堂。”金勇军介绍,博物馆结合当代青少年需求,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给孩子们带来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

  “巧手成瓷,劳动的快乐”陶艺捏塑活动,体验陶瓷制作过程;古代炊具文化课堂,讲述炊具演化历史,分享古人的饮食故事;青少年写生研学活动描摹青花纹饰,探索青花古韵……

  一周一次的社教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有趣,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一知道博物馆有活动,就催着我报名。现在,我们一家人都成了博物馆的常客了!”一名家长说。

  今年以来,该馆共计开展活动20余场,有3000多名孩子参与,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推广流动展览,畅通优质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

  “在家门口就能了解文物,真是大开眼界。”在高安市大城镇古楼村,村民陈小军指着展板说。

  为了让文博资源流动起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平均每个月开展两次送展下基层活动。通过“展板展示+讲解员解说”的方式,将流动展览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社会教育活动阵地向学校、社区、乡村拓展延伸,让更多群众近距离品味“文化大餐”。通过积极开展流动展览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厂矿、进军营“五进”活动,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流动博物馆”。

  展览“动”起来,人气旺起来。社区居民聚集在展板前,饶有兴趣地听讲解、观展览。“元青花、釉里红这些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宝贝,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图片。”胜利社区居民王锦绣说。

  近年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流动展先后走进近百个村(居),向数万群众现场讲解、宣传馆藏文物,普及文物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博物馆的文化服务,“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广受基层群众欢迎。此外,该馆还积极探索文创产品开发,依托馆藏元青花、釉里红等文博元素进行设计,将不可触摸的文物转变成精美实用的文创产品。

  “跳”出展柜、“走”进生活、“登”上云端……从进展馆看文物到在网上品鉴文物,从观赏到现场体验,高安元青花博物馆不断探索创新,让文物走进生活、亲近大众。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王丽)1月19日,晋源区首届冰雪影视文化节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电影《寻爹奇遇》开机仪式在太原古县城隆重举行,为晋源区与太原古县城2024春节&ld[详细]

2024-01-19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郎朗)“I’m Aquaman.”5年前,杰森·莫玛冲出海底,说出《海王》全片最后一句台词,亚特兰蒂斯诞生了新的王,DCEU的超级英雄电影创造了最高票房纪录。DCEU,即DC扩展宇宙,是围绕[详细]

2024-01-19

中新社郑州1月16日电 题:虢国玉柄铁剑为何可视为“中华第一剑”?——专访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清丽中新社记者 阚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剑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并形成了独特的剑[详细]

2024-01-19

抢票“林俊杰”付款变“林子祥”?消费者质疑售票平台“跳票”,平台否认系统问题喜欢的歌手到自己所在城市开演唱会,于是早早定好闹钟,找一个网络好的地方,准时拿起手机抢票。抢票成功付款后却发现,购买[详细]

2024-01-19

新华社布达佩斯1月15日电(记者陈浩)匈牙利第15届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15日落下帷幕,中国杂技团表现出色,车技表演《逐风者》获本届马戏节金奖。中国杂技团此次派出22名演员,为观众献上男子集体车技表演[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