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热浪来袭,透视北方多地应对高温天气举措

发布时间:2023-06-28 09:30:23 来源: 编辑: 浏览:

  近期,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地陆续迎来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3℃或以上。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热浪,该如何应对?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预防中暑?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并梳理多地应对高温天气的措施。

  持续高温天气引发多地预警

  天津市气象台20日下午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市气象部门迅速进入三级应急响应状态。为应对高温天气,天津电力部门采取错峰作业方式,减少露天作业时长,防止作业人员出现中暑等不适症状。

  在天津市武清区220千伏变电站重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这几天作业时间已进行了调整。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电缆施工分公司施工班班长张亢介绍,项目组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日照相对较弱的时间段进行施工,并关注施工人员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定时轮换人员。

  24日下午,内蒙古气象台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显示:24小时内,赤峰市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通辽市中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区、兴安盟东南部部分地区、呼伦贝尔市西南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已升至40℃以上。当地气象部门紧急提醒有关部门和单位需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除特殊行业外,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河北省气象台24日16时5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25日白天,保定中东部、雄安新区、廊坊南部、石家庄中东部、沧州西部最高气温可达36℃至38℃,并提醒有关单位和人员注意防范。

  河南省针对本轮高温过程,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四级应急响应。河南省开封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的避暑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品,该中心还调整了户外作业时间,增加机械化作业频次。

热浪来袭,透视北方多地应对高温天气举措

  6月16日,在北京市经开区的中建二局安装公司信创园项目举办的夏送清凉慰问活动上,建筑工人在吃西瓜。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多部门部署防暑降温工作

  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部署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防暑降温工作;

  国家疾控局发布《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针对我国夏季高温热浪引发的健康问题,提出人群健康风险干预措施和建议,指导公众进行科学防护……

  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的发生,有关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积极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并提醒公众加强自我健康防护。

  高温天气下,电力供应稳定和百姓用电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充分发挥市区镇三级应急抢修中心作用,部署200多支配网抢修队伍、100多辆应急发电车随时待命,开通24小时应急送电服务,方便百姓购电。

  为应对高温时期的用水高峰,天津水务集团充分利用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供水格局,优化输水线路,确保供水平稳充足。该集团所属各供水公司组织专业抢修队伍,进行24小时备勤,全力保障居民用水需求。

  如此高温之下,如何保障在校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北京市教委23日晚间发布通知,明确高温天气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课或停课措施。在中考组织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教室温度,增加室内通风,为考生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个人加强健康防护 科学预防中暑

  国家疾控局有关专家介绍,《高温热浪等级》将高温热浪定义为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使人体感觉不舒适,并可能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能源消耗、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天气过程。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

  “高温热浪极易引发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及时干预、正确处置,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冷敷等措施帮助患者降低体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说,同时要给患者补充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专家提醒,当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肌肉痉挛、呼吸浅快、恶心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如发现有昏迷、极度虚弱、意识模糊、谵妄、癫痫等情况的患者,应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120。

  当前,高温天气仍在持续,公众应如何预防中暑?专家建议,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运动或者生活,要注意劳逸结合,并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同时,饮食要清淡,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如绿豆汤、西瓜等。(记者李恒)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6日上午,江苏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取缔“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的公告。经查明,“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详细]

2024-01-19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详细]

2024-01-19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四川省宜宾市市民称,叙州区柏溪街道一道文化墙主题浮雕以白色字体搭配黑色祥云等图案,整个风格“像灵堂”,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处理。叙州区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因“审美不一[详细]

2024-01-19

  “这样的宝藏博主,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近日,一条华丽大气的“龙年战袍”马面裙视频让更多人认识了年轻的汉服设计师刘雯悦。作为一位00后女孩,她对汉服有着“年轻”的理解,乐于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详细]

2024-01-19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邵萌)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据媒体报道,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了优化整改。  尽管[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