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为行业带来科学照护观念和先进运营理念——养老院来了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3-06-28 09:30:25 来源: 编辑: 浏览:

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90后小伙子王程在照顾老年人们用餐。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江苏省南通常青乐龄护理院,工作人员正在与老人聊天。许丛军摄(新华社发)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同时,中国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等形势与特点。如何养老,成为备受社会和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令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行业。他们用更科学的照护观念和更先进的运营理念,为老人托举起更美的夕阳红。

  “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养老行业有信心”

  谈到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外界或许会有一些刻板印象。

  如果说面前出现一个落落大方、笑容温柔的90后女孩,人们很难把她同养老服务行业从业者划上等号。可事实却是如此:这位姑娘叫韩雨,目前担任山东省龙口市恒康养老服务中心院长。

  2020年,韩雨在龙口市下辖东莱市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工作。这年9月,当地的恒康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使她看到了实现更大人生价值的可能。于是,韩雨不顾原来单位挽留和家人反对,毅然辞职,加入到了养老服务行业之中。

  1993年生的陈圣儒是北京市延庆区北京君信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由于大学时就读于老人服务事业管理专业,海外见习时又积累大量实践经验,毕业后,陈圣儒开始了养老服务事业的探索之路,并到延庆推进了多家连锁养老驿站及照料中心建设。

  几年前,年轻人就职养老服务行业还是一件不被人理解的事。陈圣儒说:“2010年我读书时,大家对本科生毕业去做养老服务工作是持质疑态度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集纳社会力量帮助老人安享晚年成为普遍共识和大势所趋。这让越来越多年轻人看到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因此有意愿加入进来,参与行业建设发展。

  根据2019年—2021年的《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中国养老机构中,35岁及以下职工人数逐年递增。在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工作的90后小伙子王程,就亲眼见证了这种“年轻化”趋势。他表示,最近5年里,单位的90后养老护理员增至近3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两成左右,“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养老行业有信心”。

  年轻人对养老行业的信心还体现在升学填报志愿之时。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技术与健康管理系的何锡珍明显感觉到,这几年报考养老相关专业的学生变多了,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比如,过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21年起专业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第一志愿报考率不足10%,如今第一志愿报考率超过80%、录取分数线超过二本线。

  这些“科班出身”的新鲜血液,兼具年纪轻、时间精力充足、学历高、学习能力强等优势,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后,带来了新观念、新理念,为行业整体发展注入新活力。

  既要精心照护老人,更要把他们当“孩子”

  “嗨,朋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未来依旧闪闪发亮……”透亮的室内,老人们分三排而坐,每排数十人。在充满节奏感的音乐中,他们用手比划出整齐划一的动作,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是一套“手势舞”,是韩雨受幼儿园手势操启发、为老人们精心编创而成。做这套手部舞蹈,老人们乐在其中,还可以强化记忆力和上肢协调能力。“手势舞”被上传社交媒体平台后,引起大量网友关注。有人称赞“这是最欢乐的养老院,‘少年们’宝刀未老”;也有人点赞:“这样的养老院简直是‘幼儿园大大班’。”

  得益于年轻人入行,养老服务行业迎来了蓬勃朝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转变为“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在感慨如今养老院颠覆传统认知的同时,也会有人感到困惑:老人本该“求静”,为什么要玩得如此欢乐?

  陈圣儒常带领老人玩短视频、举办音乐集会,并得到积极反馈。他告诉记者,这是年轻从业者认知观念更新带来的变化。传统观点往往认为老人应当颐养天年,从事一些安静的娱乐活动即可。但通过认真工作和细致服务会发现,“老年人既渴望获得身体上的照料,也希望找到生活下去的目标。他们不想怀揣着‘每天等待’的悲观,日复一日地重复没有改变的生活。”所以,要把他们当作老人精心照护,更要把他们当“孩子”,引领他们感受年轻人的“花花世界”,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减小心理年龄。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福瑞园养老院,26岁的负责人樊金林为老人们设立了电竞室。住在这里的退休教师樊花蕾说,最开始听着像天方夜谭,连“装备”这个游戏词都没听过。“结果我们养老院的年轻人,3天就教会了我基本操作。现在我们老年战队每天玩得很开心,很久都没这么经常放松大笑了。”

  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不仅带来生机与“新机”,也以更加科学的养老照护手段呵护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陈圣儒说,自己会和老人们一起玩桌游,但形式与年轻人玩法有所不同。“工作人员会给罹患阿尔茨海默症或记忆力减退的老人准备卡片,上面写有各种亲属名称如‘老伴儿’‘女儿’‘儿媳’。老人抽到哪张,就要说出这张卡片上所写亲属的名字,并回忆他们之间的故事。这个游戏一是对他们有益,二是让他们乐意玩。”陈圣儒介绍,类似玩法不少,如识别数字、数字计算,还可以玩专门针对脑梗恢复期老人的拆解、组装手工玩具等。开展这些适合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的游戏,寓“养”于乐,让健康的和有待复原健康的老人都能在科学指导中享受趣味。

  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来、留下来”

  去年7月,四川福乐家综合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90后工作人员晏杨俊祺,上门为一位失能老人沐浴。完成服务后,老人家属拉着他的手说:“像我们这种需求肯定很多,你们应该多多推广,扩大业务。”

  恳切的期盼,反映了当今养老服务行业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正如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深,与10年前相比,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今后每年可能要增加1000万人。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人才储备依旧稀缺,尤其是有能力、有爱心的年轻人才。

  业内人士认为,吸引年轻人参与养老服务行业,不能仅凭他们的一腔热血和主动投入,还需要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打通晋升渠道、提高薪资待遇、加强专业培训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福利”,让年轻人看到自己在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继无人”的困境。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已经采取措施。在北京,据2020年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可按月享受护理岗位奖励津贴。浙江省则依照学历,给予进入养老机构的毕业生以不同额度入职奖励,奖励范围还扩大至养老服务机构内从事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营养调配、心理咨询、技术培训、能力评估等工作的人员。

  多地为养老服务人才提供的激励褒扬机制,有利于年轻人对养老行业产生更积极的职业预期,从而树立坚持从事养老服务的信心。

  对王程这样的“沪漂”年轻人而言,加入养老服务行业,还给他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解决户口、落户上海。据悉,这是上海首例以重点引进人才身份落户的养老护理员。“零的突破”鼓舞了不少默默奉献在养老岗位上的年轻人以及持观望态度或打算入行的年轻人。

  陈圣儒认为,养老机构本身也要帮助年轻人增加职业规划、细化职业分工,让他们找准具体的工作方向,在职业晋升、薪资提高和能力增强等方面找到目标。

  “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陈圣儒说,“年轻人从事养老事业,能够改变行业的老旧面貌,更好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直接影响是帮助当下的老人们安度晚年,长远看也是为了‘明天’的自己。”(记者王晶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6日上午,江苏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取缔“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的公告。经查明,“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详细]

2024-01-19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详细]

2024-01-19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四川省宜宾市市民称,叙州区柏溪街道一道文化墙主题浮雕以白色字体搭配黑色祥云等图案,整个风格“像灵堂”,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处理。叙州区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因“审美不一[详细]

2024-01-19

  “这样的宝藏博主,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近日,一条华丽大气的“龙年战袍”马面裙视频让更多人认识了年轻的汉服设计师刘雯悦。作为一位00后女孩,她对汉服有着“年轻”的理解,乐于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详细]

2024-01-19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邵萌)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据媒体报道,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了优化整改。  尽管[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