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热心”的就业服务 一些学生为何不买账?

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06 来源: 编辑: 浏览:

  随着毕业季临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线上线下招聘、双选会、一对一帮扶……目前,各地各高校正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然而,如此的“热心”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买账。一些学生抱怨学校开展就业服务“形式大于内容”,有学生表示学校提供的招聘岗位与专业无关,还有学生因学院强制“拉人头”对就业指导课程产生逆反情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为了不影响毕业,先登记“灵活就业”

  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是毕业生接触的“第一站”信息,一些毕业生在高校开展的就业活动中收获颇丰。在天津读书的乔韩(化名)通过学校推荐的渠道,顺利找到一家国企宣传岗的工作。

  “通过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我应聘到专业对口的岗位,正在等待入职,学校还帮我暂存了档案和户口。”每周,乔韩都会在线听学校开设的就业直播课,“课上介绍的就业政策、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但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网上吐槽学校的就业服务:时间与毕业答辩时间重合,线下活动布置“人头”任务,频繁催促确定就业去向。还有不少学生分析称,单纯以就业率数据为标准考核高校就业工作,导致就业服务理念落后、就业指导手段单一……

  步入6月,看着周围同学陆续确定就业去向准备离校,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陶有些焦虑。“学校发布的招聘岗位,大部分我都看过,也参加了不少招聘会,可就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班级群中统计就业去向时,小陶只得填写“暂未就业”。

  “学校早早地要求我们提供毕业去向,身为学生,为了不影响后续办理毕业手续,我只得在还没找到工作时,先登记‘灵活就业’。”某财经院校应届毕业生李菲(化名)告诉记者。

  学校力量有限,老师也很无奈

  对于学生反映的就业服务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负责就业相关工作的高校教师。他们表示,目前高校的就业任务压力很大,一些学生存在慢就业缓就业心态。

  “在开展就业服务时,我们需要承担对接企业需求、发布就业信息、举办招聘活动、统计汇报就业情况等多项工作。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天津某高校辅导员韩老师坦言,当下就业服务工作存在的矛盾点是学校做了很多服务,但对毕业生就业的帮助没有达到预期。

  站在老师的角度,韩老师觉得,一些就业讲座和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学生倾向于慢就业或考研考公。

  另一位负责就业工作的言老师透露,近年来,学校开设关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逐渐多了起来,但实践经历不丰富等现实问题影响了部分学生顺利就业。“招聘会上一些企业也反馈,学生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其实,提供招聘信息只是就业服务工作的一小部分。”言老师介绍道,为在校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并提供实习机会,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校企合力促就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高校与毕业生都承担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问及需要怎样的就业服务,小陶直言道:“合适的岗位要花时间去寻找。学校可以引导我们调整心理预期,少一些形式,多一些鼓励。”

  “学生就业受多方因素影响,高校就业服务部门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虽无实效但可交差,使得就业服务工作可以被看见。然而,对应届生而言,配合成为负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教师窦学伟分析道,促就业要以保护学生权益为底线,“不能为了搞活动,找学生配合,牺牲其时间,也不能为了促成就业,强推不对口的工作。”

  窦学伟建议,企业以更明确的用工需求参与人才培养,合力提高应届生的劳动技能。同时,承担更多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为应届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实习机会,齐心协力共抗市场风险、共渡就业难关。

  本报记者 周子元《工人日报》(2023年06月19日 06版)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6日上午,江苏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取缔“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的公告。经查明,“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详细]

2024-01-19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详细]

2024-01-19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四川省宜宾市市民称,叙州区柏溪街道一道文化墙主题浮雕以白色字体搭配黑色祥云等图案,整个风格“像灵堂”,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处理。叙州区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因“审美不一[详细]

2024-01-19

  “这样的宝藏博主,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近日,一条华丽大气的“龙年战袍”马面裙视频让更多人认识了年轻的汉服设计师刘雯悦。作为一位00后女孩,她对汉服有着“年轻”的理解,乐于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详细]

2024-01-19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邵萌) 近日,#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登上热搜,当事人反映,由于商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据媒体报道,商场随即道歉并进行了优化整改。  尽管[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