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李群: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发布时间:2023-06-15 01:40:12 来源: 编辑: 浏览: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做好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蓬勃发展。

文物工作制度体系全面构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密集出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党领导文物事业发展的总体方略更加完善。文物保护法修改积极推进,博物馆条例、新修订的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公布施行,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出台实施,文物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圆满收官、成效显著。“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文物工作政策支撑更加有力。

文物保护法定责任全面落实,一系列重大工程、专项行动有效推进,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文物安全形势总体趋好。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等得到有效保护,长江三峡文物、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延安革命旧址群等万余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孔府档案、战国楚简等6.2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基本完成。抢救保护在地震、台风、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受损文物,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古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文物安全严防严打严管严治机制不断完善,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文物安全全面纳入省级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整治法人违法取得重要成果,城乡建设中破坏文物的行为得到坚决纠正。

文物资源管理质效全面提升,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物资源版图更加清晰完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我国首次石窟寺专项调查摸清2155处石窟寺、3831处摩崖造像分布和保存管理状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总数分别达到141座、312个、487个。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大运河、长城先后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公布第一批83个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全面摸排2129处长征遗址保存状况,完成黄河、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强化文物资源空间管控要求,实现“一张图”管理;《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出台,工业、农业、水利、军事等遗产管理协同推进,各级各类文物资源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全面深化。中国现代考古学迎来百年诞辰,11年实施2100多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碳十四测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金相分析等实验室考古技术填补多项学术空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进一步勾勒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进程。边疆考古提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见证,水下考古开启大洋考古新阶段。“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多地探索施行、逐步完善,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奋战一线,11年开展8000多项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有力保障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抢救保护大批珍贵文物。福建三明万寿岩、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等大遗址保护卓有成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55个、立项80个,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

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有力推进,一批整体展示项目、陈列展览精品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一批重点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现有备案博物馆6565家,免费开放的占比91%,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建设、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启动实施,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领域对现代科技的集成应用和跨界融合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等领域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馆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发掘方舱、考古现场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文物云建设工程加强文物数据资源跨地区、跨层级统筹管理、全民共享,“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公布19类壁画专题6500余份素材供全社会免费使用。

“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影响力得到全面拓展,为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独特贡献。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摄制推出《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寻古中国》《古韵新声》《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精品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文物国际合作列入国家外交重要议程,进入多边双边协议,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文物援外项目和中外联合考古展现中国担当。11年来,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1800余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

保护是为了传承。广大文物工作者将切实增强“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自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王丽)1月19日,晋源区首届冰雪影视文化节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电影《寻爹奇遇》开机仪式在太原古县城隆重举行,为晋源区与太原古县城2024春节&ld[详细]

2024-01-19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郎朗)“I’m Aquaman.”5年前,杰森·莫玛冲出海底,说出《海王》全片最后一句台词,亚特兰蒂斯诞生了新的王,DCEU的超级英雄电影创造了最高票房纪录。DCEU,即DC扩展宇宙,是围绕[详细]

2024-01-19

中新社郑州1月16日电 题:虢国玉柄铁剑为何可视为“中华第一剑”?——专访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清丽中新社记者 阚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剑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并形成了独特的剑[详细]

2024-01-19

抢票“林俊杰”付款变“林子祥”?消费者质疑售票平台“跳票”,平台否认系统问题喜欢的歌手到自己所在城市开演唱会,于是早早定好闹钟,找一个网络好的地方,准时拿起手机抢票。抢票成功付款后却发现,购买[详细]

2024-01-19

新华社布达佩斯1月15日电(记者陈浩)匈牙利第15届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15日落下帷幕,中国杂技团表现出色,车技表演《逐风者》获本届马戏节金奖。中国杂技团此次派出22名演员,为观众献上男子集体车技表演[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