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多地多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发布时间:2023-04-07 15:37:39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近期,从重大项目推介、创新投融资方式等方面着手,多地多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专家表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调动各方参与投资的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民间投资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望得到更好发挥。

  拓宽民间资本投入渠道

  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投资是市场预期的风向标。

  从实践看,借助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和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可有效拉动民间投资增长。近期,地方纷纷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

  广东省3月20日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梳理筛选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常态化向民间资本进行推介,以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在各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举措中,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山西省3月30日就印发了《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3月31日,山西省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此次共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2122亿元,计划引入民间资本1057亿元。

  “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可拓宽民间资本中长期投入渠道,有利于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罗贞礼说。

  此外,各地还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盘活资产,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

  多源引流提供融资支持

  专家表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了资金活水,就有了增强投资意愿的动力。”业内人士表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应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提升民营企业的投资能力。

  一方面,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融资的政策支持。广东省提出,依托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汇聚涉企信用信息,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建立和完善民间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

  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广东省提出,推动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采取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对民间投资项目予以支持;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打破融资的‘玻璃门’‘弹簧门’,公平、公正对待民间投资者等各类投资主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建议,研究设计适合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努力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多地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专家表示,民营企业通过REITs将其持有的不动产转变为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实现全部或部分出售,回笼资金用于新增投资,有利于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

  重点支持领域明晰

  在大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的同时,重点“投什么”也逐渐清晰。近期,各地积极出台政策,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提出,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推动民间投资在“坚持制造业当家”中担当主角;落实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给予2.5个百分点的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山西省印发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显示,重点推介项目领域包括产业转型类项目、科技创新类项目等。在山西省此次向民间资本推介的100个项目中,产业转型项目48个,计划引入民间资本396亿元,科技创新项目5个,计划引入民间资本10亿元。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表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先进制造业,对激发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