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

发布时间:2025-08-27 17:09:22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编辑:付琳峰 浏览:
       (大视野新闻网讯    郝志祥    付琳峰)金秋八月,硕果累累。8月26日,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在大同市灵丘县举行,以 “全域有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灵丘县乡村振兴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由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主办,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承办。
 















 

       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80位外宾和70位国内有机农业专家,齐聚灵丘,聚焦有机农业与区域发展。“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与“第十二届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同时举行,不仅体现出区域合作精神,也是大同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展示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动实践故事,让“大同蓝”“大同清”“大同绿”与灵丘和美乡村给与会者留下美好的记忆。
 






 

       五千年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根基。2017年习近平国家主席视察山西指出“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促进国际有机农业运动与中国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大爱无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的伟大决战,车河作为这场深刻变革的缩影,发展有机农业、建设有机社区的成功实践,成为国际减贫与中国农村变革的典型案例。坚持有机农业与旱作传统相结合,坚持有机农业与社会变革相结合,基于此,灵丘把有机农业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让家乡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农业强起来。




 

       12年一个轮回。全历程、全景式回顾总结灵丘有机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以及车河到灵丘直至大同的全域布局,展示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与现代有机农业融合,分享有机生产进步转变生活方式的成功经验,包括车河扶贫模式、共同缔造乡村治理体系、渔稻共生农旅融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指导下的田脊梁种养专业合作社取得山西省“神农科技杯”净作大豆高产竞赛第一,把“有机好吃不减产”的梦想变为现实。灵丘县持续发展有机农业,从一个村到一个乡再到全县域的实践,吸引有机农业生产者、有机产品销售商寻求合作。北京平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东河南镇三合地村建设有机蔬菜基地,以订单生产和技术指导、直接管理方式合作,生产有机蔬菜运输到北京分拣包装销售给会员。逐渐形成了以有机蔬菜基地为核心,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有机农业的路子。灵丘县万鑫渔业养殖场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技术支持,共同建立实验室,与北京新农天利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4套淡水系统和一套海水系统实现新能源工业化养殖。党政主导、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共同富裕,围绕有机农业综合布局生态产业链,灵丘县发展有机农业、建设有机社区的实践认知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本次大会聚焦有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强调通过生态友好型技术(如土壤培肥、生物酵素、旱作技术)实现生态修复与稳产,为干旱地区提供可持续农业方案。建立碳中和生态补偿机制,拓宽有机农业收益途径,促进有机农业从“有机好吃不减产”的技术阶段跨进新时代的“有机生态能赚钱”的产业阶段,提升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建立市场导向机制,提高生态产业经营效益,实现生态产业的外部经济性与有机农业的生态价值和市场价值,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拿到手的金山银山,让有机农业从业者有信心、有奔头、有价值、有钱赚。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中推进区域化与本土化结合,坚持实践导向与技术创新,注重技术落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整合农业、生态、经济与社会维度,多领域协同治理,探讨土壤健康、生物多样性等生态问题,关注有机农业对农民就业、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传统智慧和低风险技术规避潜在的生态风险,反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注重生产活动对后代的长远影响,强调预防与长期责任,为世界有机农业区域合作贡献大同经验。

       在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期间,有关专家学者将围绕国际有机示范区的经典案例和中国在践行生态理念上的先进经验做法,聚焦中国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全域有机示范区的不同形态、有机旱作农业的多样案例等议题,汇聚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实践者的智慧,开展深入探讨与剖析。进一步梳理以全域有机示范区为抓手,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总结可靠的经验模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出路、塑造样板、总结经验。持续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讲好中国农业强国故事,展现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编辑:付琳峰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供稿:郝志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郝志祥 付琳峰)金秋八月,硕果累累。8月26日,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在大同市灵丘县举行,以 “全域[详细]

2025-08-27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广西宁明县发现的“秦氏花山龙”为华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蜥脚类恐龙。   秦氏花山龙复原图。   这一研究由广[详细]

2025-08-27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2025 年,优居迎来了意义非凡的十周年,这十年,是优居在南宁从青涩走向成熟、从默默无闻到行业标杆的十年。 回溯 2015 年,优居在南宁的首[详细]

2025-08-26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近期,多地发生游客到网红“野景点”游玩遇险遇难事件——有的进入未开发开放的荒郊野岭露营遭遇山洪,有的擅闯自然[详细]

2025-08-26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太原市政府日前发布《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施行太原市城镇基准地价的通知》,根据国家基准地价管理规定和城市发展要求,对城镇土地级别和基准地[详细]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