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发布时间:2025-08-25 14:03:14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编辑:付琳峰 浏览: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视频、音频可以轻易制造“幻象”,眼见未必为实。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换脸变声”,冒充亲友、同事和领导实施违法犯罪,对此需要提高警惕。

  视频涉及交易、借钱等敏感要求时,如果对方动作和表情显得有点“怪”,别急着回应。请对方做一个连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速移开。目前AI技术在模拟这些复杂的面部遮挡和光影变化时,容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另外,要注意听语音细节,AI生成的语音有时会缺乏自然的呼吸停顿、情感起伏,或者带有轻微的机械感、背景有异常杂音。如果对方声音听起来不连贯或者有明显的“不正常”,务必提高警惕。

  无论视频、语音多么逼真,当对方要求进行资金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认。比如,挂断后直接拨打对方常用且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或者通过共同认识的第三人进行侧面核实。

  智能摄像头、音箱等智能设备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后门”。应留意管好家中小设备,做好智能设备的风险防范。

  购买电子设备时,优先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对完善。不用智能摄像头时,直接盖上或拔掉电源,进行物理隔绝。另外,当电子设备第一次联网时,立即修改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改为高强度、较为复杂的密码。同时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限,仅授予必要的权限,关闭不必要的权限,以防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通过操控摄像头等设备偷窥偷听他人隐私,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新华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详细]

2025-08-25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趁着夜深人静、人少车稀之际,骑着改装电摩飙车炫技、翘头漂移……眼下的暑期,正是山东“飙车炸街”高发期。 &em[详细]

2025-08-21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受贿后倾向性打高分,使用暗语进行团伙作案,甚至有人主动暴露身份吸引行贿人……近年来,评标专家违法违规问题被频频通报。&e[详细]

2025-08-20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 王晨光 李海侠 通讯员: 姜丞锋)提起考驾照,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段 “痛苦回忆”。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拿到驾驶证,是每个学车人[详细]

2025-08-20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2克拉培育钻石戒指仅卖153元、99克拉进口钻石仅卖22元……打开一些电商平台,可以搜索到琳琅满目、图片精美并带有鉴定证书[详细]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