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文化新观察·聚焦暑期档|“浪浪山”的故事何以打动人心?

发布时间:2025-08-17 14:53:53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编辑:付琳峰 浏览: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2023年,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里在浪浪山辛苦打拼的小猪妖,曾让无数人共情共鸣。

  今年夏天,那只小猪妖又回来了。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元文化等共同出品的《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在热映,上映14天票房超8亿元。在新片众多的暑期档,该片为何能赢得观众认可?
 


 

  根植传统,探索故事新表达——

  《西游记》,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故事。

  影片故事借用了“西游”的框架:四个“草根”小妖,假扮唐僧师徒组团西行,踏上一段荒诞离奇、笑泪交织的取经之旅。

  “创作时我们明确要讲一个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导演、编剧於水表示,影片主角没有选用动画片中常见的动物,而是聚焦西行路上默默无闻、少人问津的“草根”角色,最终选定的黄鼠狼、蛤蟆等,契合了本片“无名之辈”的主题。

  电影脱胎于《中国奇谭》中的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如今观众看到的动画长片,在主旨思想上作出新探索。

  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认为,短片中主人公仅停留在“离开浪浪山”这一选择上;而长片中其生存需求更强烈、目标更明确,所以组团“踏上取经路”。

  在西行路上,“草根”取经团获得沿途众人的认可,逐步建立“取到真经”的信心,也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善恶对错,不断成长。於水说:“影片最后,主人公们真正遇上‘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他们被迫取舍,选择坚持出发时的信念,捍卫尊严与正义。”

  取材自传统文学经典,作出新的阐释表达,观众从中获得了新的认知与体验。
 


 

  观照当下,生动刻画人物形象——

  “一部孩子看笑、大人看哭的电影”“有泪点、笑点、燃点”……这是不少观众在观影后的直观感受。电影如何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共情?

  “人物角色要立得住。”总制片人、策划李早认为,小人物的身份设定更贴近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大家更能感同身受,产生情感认同。

  电影借鉴喜剧作品常用的身份错位桥段,产生了较强的喜剧效果。“例如,假扮孙悟空的猩猩怪胆小、‘社恐’,假扮沙僧的黄鼠狼精是一个‘话痨’,主角与配角身份颠倒了,自然就会形成一些笑料。”於水说。

  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影片关于四个无名之辈的刻画让人印象深刻。

  蛤蟆精起初投机取巧,最后选择与团队共进退;猩猩怪一开始缺乏主见,到最后坚定认为自己是齐天大圣,是团队中的理想主义者;黄鼠狼精从“说话不过脑子”到懂得独立思考、坚守立场;小猪妖则是务实勇敢、有上进心的带队人。

  “主人公们或许有缺点不足,但他们真诚勇敢、有血有肉,最终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修行,活成了自己的英雄。”於水说,这般接地气的小人物叙事视角,更能激发观众从作品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职场里努力拼搏,家里有人嘘寒问暖,西行路上朝着‘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目标奋斗……影片融入众多现实议题,通过具象化的生活场景触动当代年轻人的内心。”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卜希霆说。
 


 

  潜心创作,营造中式审美意蕴——

  “我们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制作团队,花4年多时间,制作1800多组镜头,打磨2000多张场景图,同时尽可能让出自不同画师之手的场景保持风格一致。”陈廖宇说。

  继承传统画风。电影传承了上美影的创作风格,保留了动画“中国学派”的艺术性和绘画性,借助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和线条,大处写意、小处写实,营造东方美学的独特氛围。

  追求表达创新。听觉上,唢呐、竹笛与电子音效混搭,现代技法与中国民乐融合;视觉上,强调光影和色彩的运用,贴合当代观众的观影偏好。

  陈廖宇用“笔墨意‘镜’”四个字总结了电影的美术制作——“我们用笔墨和画意去构造更加电影化的镜头,借此来叙事和呈现”。

  “熟悉的画风又回来了”“上美影充满国风色彩的画面,仿佛让我回到小时候”……浓郁中国风、东方韵的表达,是影片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

  “《浪浪山小妖怪》是我们坚持用中国画笔讲述中国故事的最新探索。”李早表示,上美影一代代创作者始终践行“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的创作主张,用民族风格的画笔展现时代精神,用新视角新手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新华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2023年,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里在浪浪山辛苦打拼的小猪妖,曾让无数人共情共鸣。  今年夏天,那只小猪妖又回来了。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详细]

2025-08-17

  2024年3月27日,流动展车来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受访者供图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东经97度的阿拉善戈壁荒漠到125度的呼伦贝尔林海雪原[详细]

2025-08-17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这个暑期,你或许能看到很多头戴VR眼镜的游客,他们的眼前是“另一个世界”:或“身临其境”来到“哪吒宇宙&rdqu[详细]

2025-08-15

  辽代绫锦缘刺绣皮囊。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战国时期虎马咬斗纹金饰牌。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辽代墨绿色带把莲花纹玻璃杯。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详细]

2025-08-14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近10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200多家的速度持续增长,可每逢暑期,热门博物馆为何总是“一票难求”?一些博物馆门票往往在预约系统[详细]

202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