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治水兴水,新时代“坎儿井”更“润”疆

发布时间:2025-08-10 16:40:15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编辑:付琳峰 浏览: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180年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在新疆推广开凿坎儿井,将戈壁变良田,以水利惠及百姓。今天,在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夏尔托热村村民丁红山打开手机,轻点屏幕,水闸一键启动,清水当即从管道直抵田间。

  近年来,当地为破解“水困”,打造新时代“坎儿井”,打通了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大河沿子中型灌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因无法满足灌区输水需求,于2023年实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通过新时代“坎儿井”与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实现智能化管理与优化。

  如何用有限的水资源浇灌灌区22万亩良田?

  “出水口在田间地头,计量器安装在出水管末梢,改造完成后,可节约水量800多万立方米,显著降低用水成本,接近于新增一座中型水库。”精河县水利局党组书记王东介绍。

  以夏尔托热村为例,该村位于支渠最末端,过去渠水最远要从12公里外流到村里,一路在土渠中蒸发渗漏,水到地头要“跑”5小时。

  2024年灌区改造后,管道化的斗支渠替代土渠,减少了蒸发渗漏;加压滴灌系统改为自压滴灌,省去农户用泵机抽水的过程;远程控制阀门让水10分钟内就能流入田间,自动化量测水设施减少了人工等一系列成本,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67提高到0.86。

  “水费低了,产量高了。”夏尔托热村党支部书记董希林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前村民热衷于“大水漫灌”,该县实施大河沿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改革水价、灌溉,农作物产量增加,水费反而明显降低。

  “节水改造明显降低了水费。”种了200多亩棉花地的丁红山说,这套系统实现了人力与时间成本的双重优化,“灌溉之前,只需提前3天联系工作人员约好用水时段,到时供水就会自动启动,实时测算用水量,人在哪儿都不耽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周黎勇介绍,项目实施后,灌区地表水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供用水调度更加精准,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有利于自然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改善了生态环境。

  农民不仅用上了“经济水”,也用上了“明白水”。在大河沿子灌区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数字孪生灌区“一张图”,包括监控预警、需水预报、配水预演、调度预案等各项功能。灌区水资源量、用水计划、农田作物种植和实时用水量一目了然。

  董希林说,这样的改造让农民用水更精准、省事,手机就可随时随控制供水、关阀,收费、用水更透明,“总结下来就是4个‘省’,省电、省水、省时、省心”。



来源:中国青年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180年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在新疆推广开凿坎儿井,将戈壁变良田,以水利惠及百姓。今天,在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夏尔托热村村民[详细]

2025-08-10

这是6月30日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拍摄的团洲新村。   时隔一年,63岁的唐光华再次整理行囊离家。只是,这一次不再是洪水来袭时的仓皇逃离,而是搬入新家的从容[详细]

2025-08-08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 王晨光 李海侠 通讯员: 李国荣)炎炎夏日,热浪滚滚,但一线职工的辛勤付出始终被牵挂。8 月 4 日,市总工会领导分赴集团多个项目一线开[详细]

2025-08-07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原来传统鲁锦能织出这么新潮的纹样,一直以为家乡的文化以传统为美,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鲜活的一面!”在山东省济宁市鲁源村非遗工坊,西[详细]

2025-08-07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既保留了窑洞的原始风貌,又通过管网改造提升了居住体验。”青砖映着灰瓦,檐下挂着红灯笼,院中长着绿乔木……金色暖[详细]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