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架桥”:精准匹配,服务到家零距离
“活儿不难,学学就会,赚的钱还可以补贴家用!”陈女士的右手镊子翻飞如蝶——"咔哒",又一颗粉钻嵌入婚纱头饰的蕾丝底托。她满意的笑着说,“这才叫日子!社区真是送到了心坎上,一手抱娃,一手挣钱,两样都不耽误!”
江油市划转国有资产3000余平米,投入本级资金60余万元支持德胜社区建设“社区工厂”。德胜社区工厂联合众翱公司打造“钻石妈妈”模式,解决妇女灵活就业200余名;创办社会企业富盛公司承接物业服务,支持就业100余人;引进星光社会服务中心承接文明劝导,解决大龄劳动者就业200余人。聚焦“一老一小”,引进企业提供家政、养老、托幼等岗位150余个……
在长安社区碧桂园零工驿站,零工朋友们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信息发布墙实时滚动着最新招工信息,舒适的候工区让疲惫的身躯得以歇脚,安静的洽谈区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另一边,川矿社区建设北路零工驿站为解决企业改革再就业人员集中的难题,通过走访辖区企业商户,收集建筑搬运、酒店餐饮等零工岗位860余个,引导“马路求职者”进入零工市场求职570余人。这两个零工驿站为求职者提供的,不只是一份日结的工作,更是一份被看见、被尊重的踏实感。
技能“造血”:授人以渔,点亮职业新可能
走进长南社区的“吒小咖社区文化咖啡馆”,咖啡机滋滋作响,空气里满是馥郁的香气。“以前觉得路到头了,没想到社区递给我了一个新‘饭碗’,香得呢!”李大姐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她曾是愁云满面的下岗工,如今在“吒小咖”摇身一变,成了自信满满的咖啡师,奶泡拉花有模有样。今年来,长南社区通过“社企联手”为失业街坊们量身定制了咖啡制作、手工皂制作及家政服务三类免费技能培训课程,并采用培训后优先吸纳学员就近就地就业的模式,让培训技能真正学得会、用得着。
江油市鼓励社区与企业联合开展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培训补贴。在川矿社区的“矿孃孃编织社”,则是另一番温馨动人的景象。赵阿姨正全神贯注地编织着一个精美的果篮,手指灵活地穿梭、压紧,动作行云流水。赵阿姨腼腆地笑着说,“没想到这双‘笨’手也能挣钱!社区请老师教我们,公司还包销路。你看,这个篮子有人订了,能换几十块呢!”川矿社区深入摸排就业需求,创建“矿孃孃编织社”,用“指尖上的舞蹈”为辖区及周边手工艺爱好者、特殊困难居民等群体开辟了灵活就业的新天地,让精美的绣品和编织物,真正变成了支撑生活的“金线银篾”。
岗位“开源”:盘活资源,筑巢引凤拓空间
在邀月美食街的“王记烤面筋”的明档前,暖黄的灯光下油亮的烤串滋滋作响,香气四溢。王大哥擦擦汗,笑着说“现在好了!固定摊位月租费用便宜,水电方便,社区还帮办齐了证。每月净赚比过去‘打游击’时多了快三成!”妻子在一旁笑着补充:“摊位稳了,心就定了,日子才有奔头。”
西山社区诗城路西段南侧,曾是一块1100㎡的“城市伤疤”——长期闲置沦为开荒菜地、垃圾场和流动摊贩的“重灾区”,脏乱差问题突出。在市、镇两级支持下,西山社区社会企业斥资60余万元,上演了一场“变废为宝”的奇迹。硬化地面、搭建规范摊位、完善水电照明监控,曾经的“烦恼源”蝶变为整洁有序、烟火气十足的“邀月美食街”。社区协助摊贩统一办理经营证明,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巡查,确保食品安全。自去年9月开业以来,已创造4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营收20余万元。
尝到“变废为宝”甜头,盘活闲置资源的思路迅速推广。江油市推动中坝街道指导相邻相关社区建立社区联合经济发展公司,共同出资70余万元,利用原妇幼保健院闲置场地2000余平米,建成新经济新业态创业就业中心,已引入创业企业9家,目前正与市电商协会合作招引电商直播带货创业者,预计年内可带动就业300余人。
编辑:白雪敏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供稿:江油市人社局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4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