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谋划,周密部署
早在五一假期前一周,烟台环治办便召集各区市环治办负责人、铁路相关站段主管领导以及涉及铁路沿线管理的多部门骨干,召开了五一假期铁路沿线环境治理专项工作会议。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围绕如何保障假期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有序各抒己见。
在会议中,烟台环治办依据铁路线路走向、周边人口密度及环境复杂程度,将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养殖大棚、高大树木、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农村田间地头等点位划为重点治理区域。明确牵头责任单位与协同配合单位,详细规定了从隐患排查、环境清理到应急处置等各环节的职责分工。
会后,环治办迅速组织专业排查队伍,对重点区域、关键路段展开提前摸排。排查人员手持专业测绘仪器与记录设备,沿着铁路两侧 500 米范围徒步前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同时,利用高精度卫星地图进行比对分析,对摸排情况进行双重验证。共排查出安全隐患点位40余处,涵盖轻飘物、轻硬质建(构)筑物以及高大树木等各类问题。根据排查结果,环治办建立了详细的问题台账,每个问题都标注了精确位置、隐患类型、潜在风险等级以及初步拟定的整治措施,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了精准靶向。
加强巡查,消除隐患
五一假期期间,烟台环治办构建了严密的 “人工巡查 + 无人机辅助” 双保险巡查体系。每天清晨,巡查人员便奔赴各自负责的铁路区段。他们身着醒目的安全制服,携带专业检测工具,沿着铁路护坡、桥梁、涵洞等关键部位仔细巡查。烈日下,巡查人员额头布满汗珠,但目光始终专注,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影响铁路安全的细微迹象。
与此同时,无人机从不同地点起飞,在铁路沿线高空盘旋。这些无人机配备了高清变焦摄像头与先进的热成像传感器,能够清晰拍摄地面情况,并通过热成像技术检测电气设备过热、隐蔽火源等潜在隐患。在山区铁路段,地形复杂,部分区域人员难以到达,无人机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巡查人员立即通过手持终端设备将问题照片、位置信息及详细描述上传至环治办的智能管理平台。平台会根据问题类型,自动将整改通知推送至对应的责任单位。
五一期间,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清理轻飘物10余处,修剪砍伐影响铁路安全的高大树木10余棵,有力保障了铁路运行安全。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增强铁路沿线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烟台环治办联合铁路各站段和铁路运输企业等部门,深入铁路沿线乡镇、村庄、学校、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在乡镇和村庄,宣传人员组成多个小分队,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资料内容丰富,涵盖铁路安全法律法规、铁路沿线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治理工作等实用信息。在发放资料过程中,宣传人员耐心为村民讲解,解答村民疑问。在村庄集市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了大型宣传展板30余块。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铁路安全事故案例、环境治理前后的对比照片以及环保小贴士等内容,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同时,利用农村广播系统,每天定时播放铁路安全和环保知识,朗朗上口的宣传语在村庄中回荡,确保宣传覆盖到每一位村民。
节日前夕,在各区市学校举办了10余场铁路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现场气氛热烈,铁路各站段和环治办工作人员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展示真实的事故模型以及现场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学生们讲解铁路安全知识。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举手提问,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
在企业,通过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的形式,宣传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形象提升的重要意义。座谈会上,环治办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环境治理与企业发展的紧密联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靠近铁路的企业厂房进行外观美化等。同时,要求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管理,通过内部培训、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杜绝员工在铁路沿线从事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
经过五一假期的不懈努力,烟台环治办在铁路沿线外部环境治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下一步,烟台环治办将继续巩固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强铁路沿线环境巡查和整治力度,为铁路运输安全和沿线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白雪敏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供稿:烟台环治办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5-05-06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4
2025-05-03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