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芬兰滑雪队有个“老北京”,曾3次到中国、在此生活超过20年

发布时间:2022-03-13 02:16:45 来源: 编辑: 浏览:

  【环球时报记者 娄康】“在这我像个导游!”10日,芬兰选手马蒂·赛拉宁来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正好满一周。4天前,这位单板滑雪选手参加了北京冬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资格赛。虽然最终成绩不理想,但谈起在冬残奥村的生活,赛拉宁用流利的中文兴奋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交到很多朋友,也给一些外国运动员介绍在中国生活的情况。当然还有好吃的,比如羊肉串。”

  由于父亲工作原因,今年37岁的赛拉宁曾3次来到中国,并在此生活超过20年。他会向冬奥志愿者介绍自己是个“老北京”。这位“老北京”还有个中文名字——刘迪。从上海到内蒙古,从新疆到北京,刘迪去过许多中国城市。提起北京,他对三里屯、国贸、五道口等标志性“打卡地”如数家珍。刘迪在年少时曾住在北京朝阳区的国贸公寓,上大学后在位于五道口的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大学是最棒的回忆之一,我记得隔壁是中国矿业大学,每天上学都会路过。”刘迪回忆道。

  刘迪从小热爱运动。“我从小开始学习跆拳道,后来搬到中国后想学武术,又学了柔道。在北京我又接触到滑板。”2002年,刘迪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左臂神经严重受损,10年后在北京接受截肢手术。不过这样的意外并没有给刘迪的运动生涯画上句号。在偶然接触到残障人士单板滑雪比赛之后,刘迪在2016年奔赴荷兰参加比赛,这是他截肢后首次踏上雪场。“这项运动比我想象中难很多,但我感觉可以坚持。”就这样,刘迪一路滑到北京冬残奥会。

  谈起这些天参加北京冬残奥的最大感受,刘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次赛道采用最好的技术,志愿者服务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很周到,让我感觉很安全。”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第19届苏迪曼杯羽毛球赛4日在厦门落幕。中国队连续第四次、历史第14次获得这座象征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最高荣誉的奖杯。距离中国队1995年第[详细]

2025-05-05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中国球员赵心童2日以17:7横扫不在最佳状态的7届世锦赛冠军奥沙利文,成为第二位打进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的亚洲球员。  本次世锦赛正[详细]

2025-05-03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26日,2025年攀岩世界杯首场速度攀岩分站赛在江苏苏州吴江举行,中国队的龙见国和张少琴以创个人最好成绩的表现分别夺得男、女冠军。赛前夺冠[详细]

2025-04-27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中国围棋协会相关负责人23日表示,协会将不组队参加预计于5月份开幕的新一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赛,但这不会影响中国棋手参加其他由韩国主办的世[详细]

2025-04-23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23日,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的申请,选举王励勤为新任主席,高元义[详细]

2025-04-23